在日本,櫻花是春天的風物詩,顏色淡雅、小如指尖般的櫻花一毬堆著一毬,綻放出一片粉色的天空。花海之下,是一片藍海,日本人會在公園的櫻花樹下鋪上藍色的膠蓆,大夥兒坐下來一邊賞花,一邊吃喝聊天,氣氛相當熱鬧,這個年度盛事,稱為「花見」。
其實「花見」已經有千多年歷史,在奈良時代(710至794年),「花見」指的卻不是櫻花,而是梅花。當時日本天皇和貴族從遣唐使得知中國文人雅士有賞梅賦詩的習慣,加以仿效。不過隨著日本發展本土文化,日本人漸漸從賞梅轉為賞櫻。到了平安時代(794至1185年),皇室貴族把野生櫻花樹移植到都邑觀賞,嵯峨天皇更曾在皇宮設宴賞花,集體賞櫻的活動逐漸成形。
櫻花由盛放至散落不過十天,短暫而燦爛,猶如人的生命,讓人有「美麗總無常,應活在當下,及時行樂」的感歎,這種感悟放諸古今皆準,因此在日本人的思想文化中植根,時至今天,賞櫻已是日本恆常的春天風景,更吸引不少外國人到東瀛附庸風雅一番。
賞櫻二三事
如果你在櫻花期到日本遊覽,不妨學習當地人參與「花見」活動,同時請入鄉隨俗,遵守當地的禮儀和規矩。很多公園都會闢出指定範圍予公眾坐下來賞櫻,因為空間有限,不少人會一大清早到指定範圍鋪上膠蓆佔據位置,膠蓆大小視乎人數而定,如果只有寥寥數人但佔用很多地方,是失禮的行為。選好地方後,請留在蓆上不要走開,無人看管的蓆會被管理員收走。

櫻花美麗而脆弱,請好好愛惜,切勿坐在櫻花樹的根部之上,更不要在樹身或樹枝上懸掛任何物品。當然,賞櫻時更不應觸摸花朵和搖晃樹枝,跟櫻花保持最美麗的距離,才能讓它以最美麗的形態示人。
日本的春天是乍暖還寒的季節,最好多穿衣物保暖,如果你打算在晚上賞夜櫻,暖包和毛毯等防寒用品更是必不可少。

此外,每逢賞櫻時節,和菓子店會賣一串三顆、三種顏色的「花見糰子」,這是源自江戶時代(1603至1867年)的賞櫻點心,白色、粉紅色和綠色的糰子,分別代表冬天的殘雪、春天的櫻花和初夏的艾草。若然覺得意猶未盡,你還可到便利店購買色彩繽紛、賣相精致的「花見便當」。
啤酒和清酒亦是「花見」的必備之物,酒過三巡,你會看到日本人卸下拘謹的一面,盡興而歡。狂歡過後,你會看到他們迅速回復嚴謹的個性,收拾好場地,把垃圾都帶走,不留下半點痕跡。
五大精選賞櫻地點
東京:中目黑目黑川
中目黑有不少藝廊、精品店和咖啡廳,氣氛閒適,全長兩公里的目黑川兩旁種滿櫻花樹。每逢春天,目黑川其中一段會照亮櫻花樹,璀璨的夜櫻比白天的景致更加艷麗炫目。
名古屋:黑川櫻並木道
數百株櫻花樹排成一列,組成一條浪漫的櫻花隧道讓遊人在花下散步,難怪成為名古屋居民心愛的賞櫻景點。

大阪:京都醍醐寺
「戰國三傑」之一的大名豐臣秀吉(1537至1598年)曾在此舉辦千人規模的賞花大會,成為一時佳話。雖然它遠離京都市中心,但在京都人的心目中,它是京都賞櫻的「第一寺」。

金澤:主計町茶屋(淺野川沿岸)
金澤有「小京都」之稱,主計町茶屋一帶更保留了傳統建築的風貌。淺野川河堤上是一排櫻花樹,櫻花散落時,片片花瓣落在河面上,編織出一條粉紅色的河流,極盡詩情畫意。
札幌:北海道神宮
北海道神宮是北海道最大的神社,境內有1,400多棵櫻花樹(包括北海道產的枝垂櫻)和250多棵梅花樹。5月初旬,那裡的櫻花和梅花會同時盛開,是北海道獨有的風景。
本文首次發布於2019年2月,並於2020年2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