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素有東方巴黎的美譽,舊日的黃浦灘畔可見商行和銀樓林立,交織成紙醉金迷、五光十色的十里洋場;英國、法國、美國、俄羅斯及日本租界,拼湊出一片國際化的繁華景象。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49年成立,儘管上海經歷過幾番風雨,卻在20世紀末再度崛起,成為中國新世代的金融和商業中心。曾經是一片平坦沼澤地的浦東不但蛻變成為國際大都會,更擁有世界級的美麗天際線。如今,這個東方巴黎的經濟發展欣欣向榮,一度於1949年關閉的上海證券交易所,於1990年重新營運開市,現時按市值計算,是全球排名第四的證交所。
既成首屈一指的國際金融樞紐,這個大都會躋身金融科技列強,更是意料中事。上海的人口估計達2,400萬,乃全球數一數二的大城市,市場充分發揮上海市在電腦運算上的實力,對中國領先全球的電子商貿經濟發展有莫大貢獻。
上海市看準本身優勢,已於創新科技應用市場穩佔一席位,鼓勵商業與科技界群策群力,還致力於推動大數據、生物識別、區塊鏈、虛擬現實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以上種種令當地的初創業界呈現一片榮景,行內眾多公司皆為中外合營,他們每每能將科技、電子商貿與生活潮流無縫結合,背後多得政府大力資助並推出優惠計劃,再加上私人創投基金及創業培育計劃的鼎力支持。
上海目前有45間獨角獸企業(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初創公司),大部分屬於金融科技及生活潮流範疇,初創界的市值超過十億美元。其中網上財富管理平台「陸金所」成績斐然,其業務包括利用區塊鏈技術提供點對點貸款服務,為投資者與借貸者配對。為了進一步鼓勵創新科技產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8年宣佈設立與美國納斯達克相似的科創板,交由上海證券交易所操作,旨在推動更多本地科技公司招股上市,甚至容許初創公司創下業績盈利前掛牌,是國內首行的股市模式。
人物:張旭豪
全國網上訂送餐飲業奇葩,由深宵食堂開始

張旭豪的億萬外賣王國,始自一個飢腸轆轆的夜晚。當年,他和上海交通大學的同學通宵玩網上遊戲後,發現深夜沒有店家願意送外賣,於是萌生了創辦網上外賣平台「餓了麼」的念頭,公司名字直接反映出其服務範疇。創業初期公司規模細小,但隨著外賣服務市場以一發不可收拾的姿態膨脹,「餓了麼」亦急速冒起,於2014與「大眾點評」締結合作關係,贏得數千間餐廳的送餐合約。至2017年,「餓了麼」每天處理超過900萬張訂單;2018年,這間獨角獸公司更被電子貿易巨頭阿里巴巴以95億美元收購。
其後,張旭豪成為阿里巴巴的零售戰略特別助理,獲得數十億計人民幣的豐厚收入。然而,中國外賣服務的競爭持續白熱化。「大眾點評」於2015年與初創外賣服務公司「美團」合併,創立超級應用程式「美團點評」,對「餓了麼」構成極大競爭,中國外賣業的龍頭寶座位置拭目以待。
數據掠影
835
2018年於上海設立中國旗艦店的國際品牌總數。
7,400萬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於2018年的旅客吞吐量,較2017年增加400萬人次。
1,605
2018年於上海持牌的註冊金融機構總數。
產品:陸金所
數據主導的金融及貸款平台

自19世紀以來,上海便已是老字號環球金融中心,時下最炙手可熱的獨角獸初創公司於此誕生絕非偶然。陸金所隸屬中國保險業巨頭平安保險旗下,在2019年初獲注資後市值高達394億美元,其中一種創新業務為點對點貸款平台,即直接為貸款一方與由私人或小企業為借款的一方提供配對服務,免去中介人居中取利的必要,從而提供比銀行更優惠的利率。
陸金所的風險管理系統由數據主導,因此運作安全而流暢,用戶只需透過網上平台開設戶口,十分鐘內即能辦妥。平台利用區塊鏈、人工智能及大數據等技術,對投資者進行多重驗證,包括即時臉部識別及名字篩檢。投資者則可利用手機獲取重要數據、儲存身份證明文件和透過全球定位服務驗證住址。
截至2018年12月,陸金所已擁有超過4,000萬名註冊用戶,是中國最大的網上貸款平台之一。
閱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