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註:請不時留意2019冠狀病毒病的最新防疫規例,並於出發前確認詳情
Candour

餐飲集團Common Abode近日於中環蘇豪區卑利街最高處開設酒吧餐廳Candour,款待白天的早午餐食客和晚上出動的酒吧客人。它把美國布朗克斯區活力澎湃的嘻哈文化及1970年代曼克頓市中心的時尚脈搏合二為一。其酒廊處處展現出這種完美結合,刻意將雞尾酒酒單設計成歌單的模樣,並且以嘻哈音樂為主題,如薄荷查特酒瑪格麗特雞尾酒The Chronic,便特別向美國饒舌歌手Dr. Dre在1992年發布的同名出道大碟致敬;而用Moët香檳、意大利苦酒Fernet Hunter及糖漬柑橘調配而成的雞尾酒Bad and Boujee,則向美國近代嘻哈樂隊Migos致意。餐廳炮製的美食以新派亞洲小食為主,例如麻婆豆腐炸薯球和雞肉菠蘿漢堡包,後者更有素食版本。
中環蘇豪卑利街65-65A號地舖,2362 8100
Percy’s

位於些利街的餐廳Percy’s由Carbone及Buenos Aires Polo Club前任行政總廚Braden Reardon掌廚。他奉行把廚餘減至最少的烹飪理念,利用本地漁獲和農產品煮出富創意的時令菜式。食客可在吧檯享用新鮮生蠔及其他新派美饌,如龍蝦刈包(已火速成為餐廳的招牌菜)和帶子雞蛋仔。餐廳亦提供勁度十足的雞尾酒、精選威士忌和清酒,提升食客的餐飲享受。
中環些利街18-18A號地舖,2898 2699
The Sixteenth

餐飲集團Pirata Group最近再添一員——嚴格來說是「四名生力軍」——在佔地18,000平方呎的餐飲場地The Sixteenth開設四間餐廳,共提供400個座位。四間餐廳分別為意大利餐館La Favorita,呈獻懷舊意式美食如意大利香腸番茄肉醬藏紅花貝殻粉,並佐以一系列意國傳統佳釀,美酒配佳餚,相得益彰。Honjokko則是位於上環的日本餐廳Honjo的分店,主打新派日本菜,提供大量壽司、刺身和日本清酒予客人細選。戶外露天酒吧Tempo Tempo為食客營造充滿夏日地中海風情的餐飲體驗;而TMK Funk & Rolls則送上日式手卷和強勁音樂。
鰂魚涌英皇道979號太古坊濠豐大廈2樓
Sicilian
Sicilian

一頓真正的西西里大餐,重點不只在美食,還有親朋好友歡聚一堂的意義——這亦是荷李活道新餐廳Sicilian重視的精神。餐廳由來自西西里的大廚Marco Furlan掌廚,他致力把意大利經典佳餚推陳出新,推介菜式包括頭盤鹽醃鱈魚他他、新鮮鱈魚伴橄欖、青瓜和甜椒,以及西西里手工意粉伴蟹肉、車厘茄和松子。最後以一道西西里經典甜品香炸奶酪卷作結,為這頓美妙的大餐劃上完美句號。
中環荷李活道30號Shama Place地舖,26823178
Zzura

小酒吧Zzura跟荷李活道常見的時尚酒吧有點不一樣,它的經營概念取材自神話中的撒哈拉沙漠城市 Zerzura。當你從隱蔽的入口進入酒吧,便會發現自己已闖進一個充滿橙棕色和深綠色的中東神秘國度。酒吧調製的雞尾酒全是阿拉伯口味,當中以冧酒、藏紅花、菠蘿、豆蔻、玉桂和馬薩拉茶調製而成的 saffron milk punch ,據說能提升心情和情趣。
中環荷李活道23號金珀苑2樓, 2639 9155
70s Food Dining by Vintage House

尖沙咀佔地兩層的美食廣場70s Food Dining by Vintage House,店面設計仿傚東南亞熟食中心的格局,置身其中會令你有種時光倒流的感覺。美食廣場共有七間食肆,分別主打不同菜系。位於地面的菜館包括馬麻辣炮製的麻辣四川菜;泰Grill則呈獻傳統泰式佳餚。如果想在較正式的餐廳享用餐膳,可到二樓的意大利及日本fusion餐廳Earth。至於最具人氣的菜式,則是星馬餐廳亞洲香味屋的文昌雞飯,由香港文華東方酒店前任廚師興叔掌廚,他憑著多年做菜的經驗,製作出完美的文昌雞飯。
尖沙咀加連威老道46號地下及1樓,2866 0111
Fireside

坊間有烤棉花糖撻和直接在營火上燒烤的棉花糖,現在還有主打直火料理的Fireside。這家餐廳捨棄現代的烹調技術,忠於最原始的生火方式把食物直接加熱燒製,在城中絕無僅有。主廚Miguel Gallo大顯出神入化的燒烤功架,利用只以精選木柴及備長炭作燃料的明火燒烤爐令各式食材美味昇華。在這裡用餐不僅能大飽口福,更可一邊享用乾式熟成馬友魚或羊肚菌油封鴨腿飯等招牌香烤明火美食,一邊全程欣賞美食在巧妙工夫下的烤製「表演」,兼享精彩視覺享受。
中環砵甸乍街45號The Steps‧H Code 5樓,6610 8689
The Continental

坐落太古廣場的高級餐廳The Continental向來人氣高漲,現時在奕居掌舵下換上全新面貌揭幕,室內裝潢清新雅致,用上簡樸自然的鐵鏽色皮革,室外露台則依舊綠意盎然。行政總廚Graham Long精心構思出多道現代法式料理,包括澳洲羊扒及羊腩配煙燻茄子,以及原種番茄配羊奶芝士、青醬及印尼胡椒。改裝後的酒吧亦推出全新招牌飲料,而以柑橘口味為主調的氈酒雞尾酒Village by the Sea,頂層的泡沫更以大澳漁村直送的蝦醬製成,滿載本地特色。
金鐘金鐘道88號太古廣場4樓406室,2704 5211
鏞記

於1942年在中環屹立至今的鏞記,自開業以來已是香港飲食界的中流砥柱,甘香豐腴的炭燒燒鵝堪稱其金漆招牌。這家本地老字號最近經徹底翻新後重開,地廳重現鏞記昔日大排檔時期的懷舊風情,就連半世紀前的卡座設計亦依樣還原。二樓中央則以排場十足的「龍鳳大禮堂」,把香港七、八十年代的華麗氣派盡現無遺。耳目一新的菜單為傳統粵菜傾注新意:加入香米、蔗糖、菊花及茶葉帶出芬芳滋味的松子雲霧燻香肉,以及以去骨燒鵝掌包裹叉燒、鵝胸肉及鵝肝的蜜汁吊燒鵝掌紮,同樣是新舊交融的巧手美食。至於愛好傳統風味的饕客,大可忠於自我,點選永恆不朽的鎮店名菜招牌燒鵝。
中環威靈頓街32-40號鏞記大廈,2522 1624
Frank’s Italian American Social Club

城中餐飲新貴Frank’s在盛夏換上全新裝潢,再次向食客打開美食之門。主廚Vinny Lauria發揮創意,以新派手法演繹意美兩國的經典菜式,包括肉醬手切波浪邊闊條麵,以及包裹成精緻糖果形狀的海膽意粉餃。除品嚐佳餚外,Frank’s當然還是舉杯暢飲、聞歌起舞的好去處,全新酒單及新登場的現場DJ打碟之夜,煥發令人沉「醉」的寫意氛圍。
中環雲咸街79號夏利里拉行地下及1樓,9097 9730
Rex Wine & Grill

先後在22 Ships、Rhoda及香港瑰麗酒店的餐廳Henry闖出名堂的大廚Nate Green,著重以精湛廚藝烹調頂級食材,一直邁步飲食界的青雲路。匯聚全球各地優質牛肉的高級歐陸扒房Rex便是他的最新力作,店內主打意大利正宗極品牛肉,以至世上罕見且店內獨有的和牛品種:日本香川縣橄欖餵飼和牛,牛肉控實在不容錯過。餐廳供應的佳釀類別同樣出色,網羅一系列小眾品牌及隱世瑰寶,更設有私人儲酒櫃,供一眾劉伶收藏心頭好。
中環德輔道中22號華懋中心一期地庫,2857 7157
Margo

曾效力SOMM餐廳及Amber餐廳的大廚Mario Paecke自立門戶,在中環開設歐陸式餐館Margo。來自德國的Paecke採用元朗有機農田的時令食材,炮製具家鄉特色的菜式,如生牛肉薄切及松露忌廉製成的炸丸子、巴伐利亞薯仔沙律,以及德國肉丸伴細滑的酸豆醬等。店內裝潢以暖色系為主,一面青苔牆和珊瑚紅色長座椅盡顯時尚華美的風格。餐廳內的閣樓樓層為Kyle & Bain馬天尼酒吧,由大名鼎鼎的The Diplomat酒吧首席調酒師John Nugent坐鎮主理。酒吧名字的原意是向William Kyle和John Bain兩位工程師致敬,他倆於1870年代在香港設立首間製冰工場,令本地餐飲業亦能調製雞尾酒。
中環皇后大道中9號地下6號舖
Censu

曾於Fukuro、口利福、Belon及Armani/Aqua餐廳掌廚的日籍大廚佐藤順,最近於歌賦街開設新餐廳Censu,除了向其家鄉仙台致意,亦將日本追求簡約、樸實而非十全十美的「侘寂」設計理念注入餐廳之中。餐廳店面就像日式旅館,內裡的用餐區則以佐藤順祖母的家為設計靈感。菜式展現了他多年從事高級餐廳的經驗和純熟技巧,但又不失居酒屋的平實風格。菜單分為刺身、鹹點、炸物、烤品、飯類和甜品,大家不妨一試其意大利青瓜花天婦羅伴帶子蝦慕絲及松露蓉。
中環歌賦街28-30號
1908BC

在香港開設英式中國菜餐館可說是大膽嘗試,不過如果你在英國待過,便應該對1908BC餐廳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因為這裡重新演繹英國的中餐館外賣美食,創出新派版本。你可在此找到不少注入新意的經典地道菜如西檸雞、蝦多士、香酥鴨和炸薯條配咖喱汁。不過這裡的菜餚可不是用塑膠容器盛載,而是以精緻的瓷器呈上。餐廳位於上環的柏廷坊,以英國第一家中菜館的開業年份來命名。
上環文咸東街22-26號柏廷坊5樓
Carbs薄餅店

Wil Fang自創立大獲好評的曲奇品牌Cookie DPT後,便矢志以美味的美國菜滿足香港人的口腹之欲。他最近於H-Code開設美國薄餅店CARBS,呈獻多款方形厚批薄餅、焗芝士通粉、椒鹽雞翼、奶昔,以及其他足以令你把卡路里拋諸腦後的窩心美食。多款富底特律風格的薄餅包括招牌「The Supreme Square」薄餅,以意式辣肉腸、牛油果、蘑菇、水牛芝士和酸忌廉為材料;以煙肉、火腿、熱蜜糖及番茄醬烤成的「The Notorious P.I.G.」薄餅,以及用香濃伏特加醬配新鮮水牛芝士及羅勒葉製作而成的「Last Call」薄餅。
中環砵典乍街45號H Code地下3號舖
Moxie

隨著新餐廳Moxie開業,星級名廚Shane Osbourne在香港已開設了三家餐廳,並正式成立餐飲集團The Arcane Collective。Moxie由主廚Michael Smith主理,並以可持續方式採購的海鮮及素食炮製主打菜式。餐廳的招牌菜包括以紅菜頭、芒果及feta羊奶芝士伴墨西哥辣椒醬汁配搭而成的希臘沙律,以及香煎八爪魚伴西蘭花苗,配以新鮮burrata水牛芝士伴意大利青醬。
中環遮打道18號置地歷山大廈2樓203號舖
Musubi Hiro

美食、怪獸和英雄有什麼關係?答案就是東瀛美食酒吧 Musubi Hiro。酒吧向1960年代曾在日本風靡一時的特攝片致敬,美食與英雄打怪獸的招式具同樣份量。儘管美食吧位於中環半山扶手電梯下方,但店面奪目的壁畫及霓虹燈招牌令它非常易找。餐廳主打一系列具夏威夷風格的 「御結」(日式飯糰),並以不同肉類作餡料或配菜,當中包括人氣午餐肉,還有多款居酒屋常見小食,佐以日本清酒和冰凍啤酒就最好不過。
中環閣麟街37號地下
Argo

隨著紅極一時的酒吧Blue Bar步入歷史,四季酒店迎來全新大堂酒吧Argo,型格裝潢以溫室為主題,酒客可在飽覽無敵海景之際,細味同樣饒富深意的杯中物。酒吧開業推出名為「Here Today, Gone Tomorrow」的雞尾酒酒單,採用蜜糖、可可豆、雲呢拿、咖啡豆、大米及蘋果等食材調出多款雞尾酒。這些大自然資源因爲氣候變化或使用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耕種方法,面臨在未來可能會消失的危機,藉此宣揚環保訊息,頗有警世意味。Argo(阿爾戈)取名自希臘神話中接載伊阿宋及阿爾戈英雄尋寶的船隻,酒吧希望旗下的創意雞尾酒能像這艘船一樣,少一點冒險精神卻多一點美味口感,帶領品酌之士於舌尖上馳騁不一樣的味蕾體驗。氈酒賓治「Bark, Leaf and Love」帶有絲絲蜜糖甜香,是我們的心水推介。
中環金融街8號四季酒店地下
Pane e Latte

餐飲集團Pirata Group最新正宗意式烘焙餐廳Pane e Latte登陸寧靜的赤柱,日夜呈獻不同鹹甜美食:主打美食包括滋味無窮的手工意粉,以及番茄橄欖麵包Focaccia Pugliese和傳統意式有餡冬甩bomboloni等手工烘焙食品,而流心士多啤梨牛角包更是教人驚艷的大膽嘗試。想品嚐透心涼的美味,大可拾級而下,到餐廳下一層的意式雪糕吧盡情消暑。
赤柱赤柱市場道25號啟厚閣地下
Bengal Brothers

藏身灣仔一隅的Bengal Brothers,主力炮製印度地道街頭美食。店內的招牌之作?正是新鮮出爐的脆薄餅夾著炭燒肉和蔬菜餡料,再鋪上沙律、酸辣醬汁和香料的Kati Roll。欲罷不能的話,別錯過印度香飯、油炸甜薯和芒果印度乳酪等經典街頭滋味。
灣仔莊士敦道6號文熙大廈地下
Hjem

Hjem在挪威語解作「家」,在上環新開業的同名咖啡室,名副其實充滿家的情懷。在此掌廚的Jaakko Sorsa來自斯堪的納維亞,因此主打其家鄉的北歐菜、咖啡和雞尾酒。我們推介鋪滿鮮蝦、雞蛋和蘆筍的丹麥開放式三文治Smørrebrød,是鎮店的經典菜式之一,此外還有瑞典肉丸、芝士拼盤和煙燻海鮮等滋味菜式。最後可來一客招牌瑞典肉桂包,為北歐大餐享受劃上完美句號。
上環荷李活道161號
Whey

新加坡過江龍大廚Barry Quek來港大顯廚藝,在新開業的Whey以本地時令食材糅合新派精緻歐洲菜烹調技巧,炮製出獨特的星洲風味。他從歐洲、澳洲及亞洲的旅遊體驗中取得不少靈感,並將之融入菜式中,帶來別樹一格的fusion滋味,包括鋪上魚子醬及奶酥的招牌甜品:貓山王榴槤雪糕。
中環威靈頓街198號The Wellington UG層;+852 2693 3198
Crust Italian

新登陸灣仔的Crust Italian呈獻洋溢阿瑪菲海岸風情的南意菜式,這間糕餅咖啡店兼餐廳堂食外賣兩相宜,所有糕點均全日供應。海鮮意粉是必試的阿碼菲海岸人氣佳餚,而用冧酒浸泡過的海綿忌廉蛋糕及炸薄餅麵糰,則可讓你隨時隨地大快朵頤。
灣仔莊士敦道60A至66號和昌大押地下
Momoz

要品嚐可口惹味的尼泊爾餃子,豈可錯過主打這小巧美食的Momoz?來到其蘭桂坊及尖沙咀分店,必試的經典口味包括雞肉或素菜餃子,但裹滿港式叉燒、日式咖喱炸雞、韓式泡菜及瑞士意大利芝士等創新「餃」作,為你帶來更多與眾不同的味蕾驚喜,再大呷清涼微辣的凍飲Hot Virgin Chilli Mojito,感覺既爽快又舒心。
中環蘭桂坊6號;尖沙咀赫德道1-3號利威商業大廈地下3號舖
Cosha

美得有如家居設計雜誌上示範單位的咖啡店,在城中多不勝數。最新落戶蘇豪區的Cosha便是佼佼者之一,白天供應香滑鮮奶咖啡、牛油果多士、窩夫及巴西莓果碗等寫意之選,到了星期三至六晚上更會化身為型格酒吧,是潮人最新的聚腳選擇。閒時順道一訪伊利近街這間充滿時尚氣息的概念店,在享用精緻的早午餐之餘別忘了盡情「打卡」。
中環伊利近街61號地下
Glassbelly Tea Lab

美酒配佳餚並非新事,但醇茶與美饌的組合,則來得別開生面。新張營業的Glassbelly Tea Lab便妙用高級美食彰顯上品茶葉的精髓。每道菜式均會配上特定的冷熱茶品,其中,三大羹魚子醬分別佐以三款精選上等中國茶更是出色絕配,而囊括餐前小食、凍肉拼盤、主菜及甜品的套餐,更讓人大飽口福。餐廳即將推出泡茶工作坊,進一步弘揚茶香魅力。
銅鑼灣恩平道42號亨利中心20樓
Kagura牡蠣小屋

銅鑼灣全新日式品蠔專門店Kagura牡蠣小屋不僅主打日本直送的海鮮,就連大廚及侍應也不時用日語互相溝通,店內電視亦播放著日本節目,令食客恍如置身東瀛一樣。這家料理店的每日即開新鮮生蠔、滋味串燒及各式壽司自然水準一流,但王牌菜式「鐵盒燒生蠔」同樣不容錯過,入饌的清酒更是神來之筆,令此上等海鮮倍添鹹香及鮮甜。
銅鑼灣駱克道459-461號The L. Square 10樓;+852 2143 5655
Pablo

要品嚐墨西哥極上佳餚,何需跟從每逢周二的捲餅日習俗,你也可隨時到在尖東粉「墨」登場的Pablo盡享誘人滋味。當中的墨西哥經典菜式融入亞洲風味及食材,帶來嶄新配搭,就像墨西哥手撕豬肉捲餅,便把餡料換上泰式醃豬頸肉,並配以烤菠蘿、薄荷、椰菜及泰國羅勒等「泰」美味食材。至於配上醃薑紅洋蔥菜絲沙律的蕉葉包手撕烤豬肩肉,同樣教人食指大動。
尖沙咀麼地道66號;+852 3741 2990
Graham Street Food Hall美食廣場

繼美食廊Basehall和美食市集Joint Asian Market之後,香港又迎來全新美食廣場Graham Street Food Hall。它位於中環繁華熱鬧的露天街市背後,雲集五個香港餐飲品牌的特色風味,當中包括主打美國南方煙燻肉的Smoke & Barrels;朱古力品牌Casa Cacao則帶來各款美味手工朱古力;供應美國底特律風格薄餅的Motown Pizza & Wings;以及日式漢堡扒丼飯的Hambaga。廣場設有室內座位,以及歡迎毛孩的戶外用餐區,營業時間由早上10時至晚上10時,場內設有免費WiFi,還有大量期間限定店和精采活動輪流登場。
中環嘉咸街23號地下3號舖;+852 9612 0988
Catch

在堅尼地城以海鮮和早午餐而贏盡口碑的澳洲菜餐廳Catch,最近在鰂魚涌Plat du Jour餐廳的原址開設分店。你可在氣氛輕鬆悠閒的環境下,享用全日供應的豐盛海鮮美饌,例如生蠔伴覆盆子乾蔥紅醋汁沙冰;一品脫大蝦(你沒有看錯)配檸檬蒜泥蛋黄醬;拌以XO醬的墨魚及蜆肉墨魚汁意粉;原條比目魚配歐芹、蒜蓉醬、麵豉檸檬牛油雜菌。
鰂魚涌海灣街21號地下;+852 2568 3299
Coffee & Nata

來自葡萄牙里斯本的葡撻專門店Coffee & Nata,終於在香港開設首間海外分店,與本地蛋撻一分高下,究竟是蛋漿滑溜香甜的港式蛋撻好吃,還是最初由澳門掀起熱潮的葡撻更滋味,再度引起坊間熱議。Coffee & Nata似乎為葡撻增添了不少勝算,現時推出的四款口味包括經典的焦糖撻面配厚厚的吉士餡、海鹽焦糖、熱情果和朱古力葡撻。店內亦售賣其他葡國甜點如葡式牛奶撻,鹹點則有酥皮香腸卷和新鮮出爐的麵包。
金鐘金鐘道93號Lab Concept
Hoo Pocha
即使你現時未能到首爾旅行,不過新開業的Hoo Pocha餐廳可能令你一解「鄉愁」。餐廳擠身在尖沙咀有「小韓國」之稱的韓式餐飲聚腳地,以水泥地板、店舖捲閘和韓國街頭霓虹燈作裝潢,營造猶如首爾深宵美食街的環境。隨意在摺枱旁找一張膠凳坐下,先喝幾杯燒酒,然後大啖經典的泡菜煎餅,細嚐以煤氣爐奉客的韓式香辣泡菜燉窩,香脆可口的炸雞和滿載各式美食的便當。
尖沙咀厚福街12-12A藍馬商業大廈22樓;+852 9229 5812
The Soulroom一草一木

深水埗的餐飲場所,稱得上是香港各區中最有個性和特立獨行。新近落戶的The Soulroom一草一木除了可滿足你歎咖啡的願望,亦開辦塔羅牌班讓客人學習占星術和尋求靈性的指引。咖啡店以輕鬆隨意的氛圍見稱,點一杯即叫即沖的香濃咖啡(可考慮加配店中的蛋糕、甜品和主打美食,取價甚為公道),然後讓駐店的塔羅牌師為你占卜運程。命運和甜品都在召喚你呢!
深水埗基隆街102號地下
「紅棉」
香港美利酒店最近迎來全新中菜館「紅棉」,取代之前的國福樓。餐廳換上藍色陳設作主調,令人耳目一新之餘亦格外舒心,由主廚邵德龍率領的團隊以精湛廚藝,將中國八大菜系的精髓顯露無遺。生於四川的邵師傅將其家鄉口味融入其他地方菜,例如將小籠包配搭麻辣湯汁,另有一番風味;而炮製一道黃皮老虎斑時,他亦採用川式料理的手法,加入花椒、辣椒和胡椒,魚肉鮮甜之餘亦帶有辛香麻辣的口感。當中的神來之筆,是將去骨的烏雞和黃雞切成方塊,然後砌成九宮格,將之浸在惹味的口水雞汁中奉客,賣相甚為吸引。
中環紅棉路22號香港美利酒店地下高層亭樓;+852 3141 8888
Salisterra

位於酒店奕居的餐廳Cafe Grey Deluxe去年底閉幕,同址現迎來深受地中海飲食文化啟發的新食府Salisterra。餐廳高踞酒店的49樓頂層,讓饕客盡享一覽無遺的維港全景,並在香港建築師傅厚民打造的寫意環境下用餐。Salisterra的料理靈感來自法國及意大利沿岸的餐飲特色,豐富多樣,由曾任職多間倫敦知名食府的主廚Jun Tanaka掌舵,其創立的The Ninth法國餐廳便曾獲米芝蓮一星殊榮。精選菜式包括美味的貝殼粉伴羊肚菌、龍蒿和豐腴的蛋黃,以及烤紅鯛魚伴鹽漬檸檬、味噌、茴香和蘿蔔。
金鐘金鐘道88號太古廣場奕居49樓;+852 3968 1106
The Commune

位於K11 Artus寓館的全日餐廳The Commune,近期總廚Julien Casset率領全新團隊掌勺,為糅合西式風格的亞洲菜式帶來新意。這間香港熱門餐廳坐享無敵的天際線和海港景致,用餐環境輕鬆舒適。特別推薦配以參峇辣椒醬和鮮青檸的峇里牛肉他他,這道菜特別以蝦片盛載供客人享用;還有以油炸脆球餅盛載、特別用上四季橘醬汁醃漬調味的油甘魚。不妨點一杯調酒師Slamet Haryadi的招牌雞尾酒Art Domus,此酒用上枸杞伏特加、紫山藥利口酒、杏仁奶,蜜糖和柑橘調配而成,一杯匯聚東南亞風味。
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8號K11 Artus寓館10樓;+852 2107 3388
Roji

香港人暫時未能到日本旅遊,對東瀛美食的渴求有增無減。最近在餐飲娛樂聚腳點蘭桂坊開業的日式餐廳Roji,雖然藏身於不甚起眼的後巷之中,卻吸引不少喜愛摩登居酒屋的食客光顧。其日式炸雞沿用正宗的食譜炮製,首先將雞腿沾上麵包糠炸至金黃香脆,然後淋上可口的炸豬扒燒汁奉客。餐廳每天都會從日本空運海鮮到港,鮮美菜式如炙燒帶子,以清酒、微辣的七味粉和新鮮大蔥烹調的日本巨蜆,均盡顯海鮮獨有的滋味。餐前不妨點一、兩杯以威士忌為基酒的雞尾酒,或以杜松子酒調製的Saketini小酌一番。
中環德己立街20A號地下
Casa Cucina & Bar

Anthony Cheung在自立門戶開設餐廳兼酒吧Casa Cucina & Bar之前,特意飛到紐約在名廚Jean-Georges Vongerichten的米芝蓮二星餐廳實習,之後再到香港置地文華東方酒店的法式食府Amber跟從大廚Richard Ekkebus學藝四年,足見他對餐飲業的熱誠。Casa Cucina & Bar主打地中海鄉村風味菜,Anthony堅持每天親自製作意粉(當中的招牌菜是黑胡椒芝士汁燴牛尾雲吞),部分菜餚更特別讓食客能一起分享而設計。餐廳佔地三層,地面用餐區予人氣氛輕鬆悠閒的感覺,牆上掛有藝術裝飾,一樓的燈光特別柔和舒適,二樓頂層則可闢作私人用餐區作小型聚會。這間香港熱門餐廳整體佈局充滿時尚格調,是享用晚餐和雞尾酒的好去處,而日間店內灑滿陽光,於此品味咖啡亦是賞心樂事。
西營盤干諾道西158A號8-9號舖; +852 2887 9666
Grain
本地餐飲集團Woolly Pig和「鬼佬」啤酒廠,攜手在堅尼地城海旁開設全新的美食吧及酒吧Grain,原址之前是迷你啤酒廠兼酒吧Little Creatures的所在地。現在,你可於Grain率先品嚐由「鬼佬」釀酒實驗室全新釀製、尚未推出市面的啤酒,以及其他已在市面有售且大受歡迎的款式,如Hazy IPA生啤和口味清新的Citrus Crusher等。與此同時,Woolly Pig旗下位於尖沙咀的Hue Dining、灣仔的Madam Sixty Ate和蘇豪區的Big Sur等餐廳,亦會推出新菜式,以搭配「鬼佬」釀酒團隊的實驗手工啤酒享用。
堅尼地城新海旁街3-5 號五福大廈地下1號舖;+852 3500 5870
「永」

本身已擁有米芝蓮一星餐廳VEA的鄭永麒,以其中西薈萃的美食哲學備受讚譽,最近再下一城開設全新的中菜館,取名為「永」。餐廳提供38個座位,並推出時令嚐味菜單(每位1,580港元),招牌菜包括蔗汁脆乳鴿和雞油皇帝蟹粥。鄭永麒對中菜的烹飪法別具心思,並配合乾式熟成等西方料理手法,為乳鴿、臘肉和臘腸等本地食材炮製出更複雜濃郁的風味。
中環威靈頓街198號The Wellington 19樓;+852 2711 0063
LMO Freshly Baked by Richard Ekkebus 2.0

去年參與置地廣場聖誕市集的烘焙店LMO Freshly-Baked by Richard Ekkebus大受好評,因此今年載譽歸來,於4月至6月在置地廣場開設期間限定店,為期三個月,讓喜愛糕餅甜點的捧場客有機會再度品嚐。是次的招牌美點,由糕餅師傅Valentin Mille和香港置地文華東方酒店Amber餐廳的名廚Richard Ekkebus主理,包括由焦糖朱古力曲奇和布朗尼蛋糕結合而成的「brookies」、滿足大眾口味的法式糕點canelé和Amalfi檸檬瑪德琳蛋糕。屆時並推出一系列朱古力凍飲,均由頂級單品朱古力和可可炮製而成;至於下午5時後獨家呈奉的波本威士忌或冧酒朱古力特飲,是加入烈酒調成的新口味飲品,值得一試。
LMO Freshly-Baked by Richard Ekkebus 2.0,中環置地廣場中庭3樓350號舖
「和牛燒肉一郎」

日式燒肉餐廳「和牛燒肉一郎」會於4月初在佐敦開業,新店佔地7,000平方呎,其新式的零接觸送餐服務,使用獨家的智能化「燒肉新幹線」,很快便可以將各種燒烤肉扒、海鮮和其他美食送到餐桌。餐廳的賣點小田A4和牛,來自鹿兒島西南部偏遠的薩摩半島著名的小田畜産牧場,是日式燒肉的最佳食材。兩小時的和牛燒肉放題套餐,價錢由每位298港元至938港元不等,自助區域無限量供應沙律丶飲品及甜點,定能滿足和牛一族在此大飽口福。
佐敦佐敦道31-37號百誠大廈3樓;+852 2736 8218
Hungry Pal

新近落戶餐飲熱點蘇豪區的Hungry Pal,是一間氣氛輕鬆悠閒的美食酒吧。此店由多位資深的餐飲業界精英Ganga Gurung、Bikal Ghale和Ashok Lama掌舵,預期將吸引愛在中環聚餐的食客和餐飲業內人士一探虛實。坐下安頓後,可考慮點選蘑菇雞批和卡津風味炸雞等經典送酒美食,然後喝幾杯招牌雞尾酒,其中一款是用烏龍奶茶和氈酒調配的Oolong Sour,口味甚為獨特。
蘇豪區依利近街中下段11號
Cultivate

年紀輕輕的大廚Leonard Cheung曾經在數間米芝蓮星級餐廳工作多年,包括紐約的高級食府Eleven Madison Park、香港的知名新派中菜館Bo Innovation(廚魔)及意菜餐廳8 ½ Otto e Mezzo Bombana,練出一手精湛廚藝。他最近決定自立門戶,在蘇豪區開設首間餐廳Cultivate,僅供22位座上客到此品嚐其出色手藝。雖然Leonard選擇以高級餐飲的格局會眾,但卻希望為饕客帶來輕鬆隨意的用餐體驗。由他發辦的八道菜嚐味餐單,會配合當造時令食材,定時根據不同主題和風格轉換菜式。其酒單選擇亦種類繁多,網羅來自加州納帕谷和意大利的葡萄美酒。
蘇豪區依利近街29號地下
Chief’s Blend

在灣仔巴路士街較為隱蔽的一隅,便可找到全新開業的南非農場式咖啡館及熟食店Chief’s Blend。它是精品咖啡連鎖店Blend & Grind和網上熟肉店Biltong Chief攜手合辦的餐廳,在繁華的灣仔核心地段提供一處享受寫意時光的聚腳地。閒時可繞道到那裡,點一客外賣南非熱狗(夾著辣肉腸和焦脆洋蔥的新鮮麵包捲)和南非德班風格的咖喱雞包,再找個好地方慢慢享用,或留在店內細味一杯精品咖啡、出色的南非佳釀或手工啤酒。
灣仔巴路士街17-21號樂景大樓地下4號舖
The Aubrey

於香港文華東方酒店開業14年的米芝蓮星級法國餐廳Pierre黯然結業,難免令人惋惜,但本月在酒店隆重開幕的高級日式居酒屋The Aubrey,又令食客重新振奮起來。這間提供午市和晚市餐飲服務的餐廳位於酒店頂層,坐擁維港景色,瑰麗的裝潢糅合東京銀座的都會活力和時尚酒吧的熱鬧氣氛,提供廚師發辦的嚐味套餐和精心調製的雞尾酒,包括以極品 Nikka From the Barrel威士忌原酒調製的Yuzu Highball柚子雞尾酒。
中環干諾道5號文華東方酒店25樓;+852 2825 4001
TMK Rap & Rolls

Pirata Group旗下的「日式手卷」概念餐廳TMK開設第二間分店,將充滿punk-rock氣氛的餐飲熱潮帶到灣仔星街小區。新店TMK Rap & Rolls無論在背景音樂抑或裝潢均貫徹hip-hop的浮誇風格,擺放在大門前的Notorious B.I.G.藝術真跡更是先聲奪人。安坐吧枱旁,點一客軟殼蟹手卷或玩轉經典的新派吞拿魚熱狗手卷,最好當然是來一頓「Fat Beats」廚師發辦套餐 (每位$348港元),讓餐廳團隊照顧你的個人口味。
灣仔月街17A號地下A號舖;+852 2779 9002
Fish Bar

JW萬豪酒店推出全新餐飲概念Fish Bar;餐廳位於酒店的室外泳池旁,環境開揚、氣氛慵懶,最適合追求無拘無束的食客於週末把酒細嚐早午餐。前門的設計靈活自如,可隨時移除隔板,確保食客享受到室外的陽光和清風。餐單上的亮點包括紐西蘭青口配薯條,以及份量十足的三層海鮮塔:滿滿的生蠔、皇帝蟹腳、波士頓龍蝦、大蝦和蜆,最適合分甘同味。
金鐘金鐘道88號太古廣場香港JW萬豪酒店7樓;+852 2810 8366
The Last Resort

Black Sheep Restaurants旗下最新力作The Last Resort將街坊酒吧的樸素魅力發揮極致,老舊的紅色皮革椅子配合霓虹招牌,實而不華的美學營造出親切窩心的氣氛,教人急不及待栽進小巧但舒適的廂座中,暢飲廉宜的啤酒和才50港元一杯的Long Island Iced Teas,再大啖香辣烤雞三文治、薯角和炸芝士等家常美食。
中環卑利街52B號舖;+852 2442 2440
Lady Nara

芸芸香港熱門餐廳之中,來自曼谷的過江龍Lady Nara主打薈萃東、西方特色的餐飲體驗。餐廳位於尖沙咀海港城,除了西式家常菜外,更提供經典泰國美食。這裡的fusion菜做得十分出色,包括冬蔭龍蝦意粉,而蘸上泰式香辣燒烤汁的燒豬頸肉及其他泰菜亦值得捧場;最後來一客泰國玫瑰紅茶心太軟蛋糕,結束令人難忘的一趟美食之旅。
尖沙咀廣東道3-27號海港城港威商場3樓3303號舖;+852 2153 3730
Cabana Breeze

午市和晚市營業的 Cabana Breeze 將熱帶島國的風情帶到東涌。餐廳設戶外用餐區,最適合與狗狗享受陽光和美景;室內環境同樣怡人,熱帶藝術品和花卉印花座墊充滿異國情調。主廚Faycal El Moujahid炮製的拿手菜式包括檸汁醃油甘魚刺身和烤乳豬。乳豬先慢煮12小時,再置於石窰中以木柴燻烤,保證皮脆肉嫩。不要錯過這裡的熱帶雞尾酒,我們的推介是Maui Margarita,以龍舌蘭酒、mezcal酒、青檸、粉紅西柚、鳳梨汁和青檸葉調製,加入墨西哥辣椒更令這款雞尾酒勁度十足。
大嶼山東涌怡東路9號T Bay地下G12-G15號舖;+852 2777 8980
Zoku Restaurant & Terrace

新派日式餐廳Zoku(日文解作氏族)藏身於豪華精品酒店The Hari Hong Kong中,環境舒適愜意,菜式精緻而不花巧;壽司、壽司手卷、和牛餃子和三文魚串燒做得尤其出色。其中一道主菜智利海鱸魚,以柚子香草牛油煎香,並塗上用鮮蠔製成的奶油增添鹹味,再配搭炒抱子甘藍和烤舞茸,盡展主廚Phillip Pak處理頂級食材的功架。
灣仔駱克道330號;+852 2129 0338
「茶研」The Tea Academics

以咖啡起家的連鎖店Coffee Academïcs於中環開設摩登茶舍「茶研」The Tea Academïcs,向手工茶品產業進發。The Capital(以鮮味濃郁的日本宇治薄茶茶葉研磨而成的最高級別抹茶)等特色茶飲,與新鮮烘焙的糕餅和主廚Atisha Kumar以蔬食為主的菜餚,予人舒心愜意的餐飲體驗。每一道菜式均取材自亞洲各個茶葉產區,當中令人垂涎的一款印度蛋餅,以產自塞浦路斯的哈羅米芝士、炒洋蔥、有機雞蛋和芫荽入饌。
中環皇后大道中31號陸海通大廈1樓;+852 3187 7303
文華廳

香港熱門餐廳的表表者之中,位於香港文華東方酒店25樓的粵菜殿堂文華廳於2月1日重開,全新裝潢更添優雅氣息,中式刺繡面板與牆身配以黃銅色線條作點綴的深藍色漆板互相輝映,襯托出格外迷人閃爍的維多利亞港美景。主廚黃永強設計的全新餐單驚喜處處,一道豆酥煎大元貝採用了鮮甜嫩滑的日本北海道帶子香煎後,再以來自中國福建省的甜豆酥作點綴;而另一款口感幼滑無比的素食改良版松茸戈渣(炸玉米糕),則是源自清朝的菜式。
中環干諾道中5號;+852 2825 4003
Maka Hiki Lounge

金鐘酒店奕居與Honi Honi酒吧聯手打造的期間限定提基雞尾酒吧Maka Hiki Lounge,已落戶酒店6樓和綠油油的戶外花園The Lawn,讓客人感受充滿異國情調的提基雞尾酒文化,酒吧將營業至2021年5月31日。早餐時段供應一系列輕怡美食和茶莊Plantation by teakha的精選茶飲,下午和晚上則以酒吧小食和時尚的提基雞尾酒奉客,讓城中潮人在綠意盎然的環境中把酒言歡。
香港金鐘道88號太古廣場奕居6樓及戶外花園The Lawn;+852 9836 7462
Lucciola

The Hari Hong Kong在2020年開業時風頭已一時無兩,成功躋身香港熱門餐廳之列;這家城中豪華酒店新貴最近又有令人驚喜的新消息:意大利餐廳Lucciola已經開張。主廚Francesco Gava及其團隊將意國由南至北的美食共冶一爐,每道菜式均選用意大利最上乘的食材炮製,其中薄切意大利小牛肉配吞拿魚醬汁更是不容錯過,它是皮埃蒙特的經典開胃前菜,慢煮鮮嫩小牛里脊肉,再佐以陳年意大利香醋和來自潘泰萊里亞的酸豆。另一道鹽焗奧爾貝泰洛鯛魚亦做得非常出色,先將鯛魚包裹在海鹽中烤焗,再灑上阿馬爾菲檸檬汁,滋味無窮。
灣仔洛克道330號;+852 2129 0333
Les Papilles

新開業的 Les Papilles 打正旗號以法語「味蕾」一詞作為名字,自然名不虛傳,教人期待萬分。餐廳由主廚Jeff Chan統領,他曾於Pastis及置地文華東方酒店等響噹噹的食府掌廚,來頭不少。Les Papilles既有經典法國家常菜,如烤鱸魚配龍蝦汁;亦有新派前衛的菜式,例如皇帝蟹肉海膽伴芹菜頭泡沫。七道菜的嚐味套餐充滿驚喜,頗具創意,是認識這間銅鑼灣個性小餐館的最佳方法。
銅鑼灣登龍街44號地下;+852 3114 2389
208 Duecento Otto

位於荷李活道的人氣意大利餐館208 Duecento Otto為慶祝開業十周年,推出多款全新菜式。令人垂涎的新菜式包括阿布鲁佐馳名的手工意粉配迷你肉丸、叫人欲罷不能的黑松露意大利雲吞(黑松露更是每周新鮮空運抵港),以及「萬人迷」那不勒斯薄餅。兩層高的餐廳下層闢作酒吧區The House of Aperitivo,休閒的氣氛最適合餐前小酌一杯,招牌雞尾酒是Duecentotto Spritz和Balsiamo,後者加入數滴摩德納的意大利香醋、味道類似Negroni雞尾酒。
上環荷李活道208號;+852 2549 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