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生活

離開香港島 – 居港外國人學到了什麼?

從海外前來香港工作的異鄉人,留港時間通常是三年,我們的作家也不例外;不過她卻決意在留港期間,尋找一點有別於其他外籍人士的本地體驗

往來九龍和香港島,可以乘搭渡海小輪或利用任何一條過海隧道來橫渡維多利亞港。數以百萬計的人每天都是這樣做。可是,有次我跟幾位和我一樣都是居港外國人結伴小酌時,其中一人說:「我去北美洲的次數比去九龍還要多。」大家聽後只淡淡地表示有趣,沒有人對此表示意外。

我於2015年春季移居香港,當時就知道這個地方除了沙灘和美味的早午餐之外,還有許多有趣的東西,我希望在這裡獲得不同的文化體驗。

在蘇格蘭土生土長的我,對於香港的印象並非購物商場和五星級酒店,而是低矮而有弧形轉角的住宅平房,單位外面伸出一個小小的鐵籠,以花紋鐵枝作圍欄;還有街上的鮮肉檔、密集的商店招牌和殘破的擋雨帆布篷。

因此只要一有空,我就會過海到九龍去。我每去一次,就更深入探索九龍的舊區,踏足一些很少外地人會前去遊逛的地方。

我很喜歡到長沙灣和深水埗一帶閒逛,親自體驗我從書本、明信片和電視上見到的景物。很多建築物的外牆依然殘留著幾十年前髹上去的粉色油漆,至於唐樓那些弧形轉角原意並非為了美觀,而是不會阻擋視線,讓馬路上的汽車司機可以清楚看見十字路口上的行人和其他車輛。這種風景與中環和銅鑼灣那些以玻璃幕牆為飾的高樓大異其趣,令我感到十分吸引。

所有圖片攝影:Sarah Paisley;可於Instagram上追隨她:paisley__s

街道愈狹窄,也就代表年代愈久遠。抬頭往上望,你可能見到一隻有破洞的窗,裡面塞了污跡斑斑的破布,可能已經塞在那裡數十年。或者你會見到早已經關門大吉的店鋪的招牌,依然牢牢地懸掛在生了銹的支架上。我在這一帶拍了許多照片,其中有男子在扶起巍顫顫的竹桿、破舊的商店和古老的街市等,統統上載到Instagram上。

此外,肉販在鮮肉檔內做買賣,櫃檯面向著街,髹上鮮艷的顏色,上面掛著閃爍不定的舊霓虹燈招牌;飯館門外有人在奮力洗刷瓦煲和放在門口的火爐,為另一個生意興隆的晚上作準備;麵包店的師傅在店前休息時順便打個盹,街上的攤販中氣十足地叫賣,這些叫人看得興味盎然的街坊風景亦被我一一攝入鏡頭內。

穿過太子區人頭湧湧的街市,就來到大南街;這條街上的藝廊、工藝店、咖啡室和街頭藝術吸引不少人前來。深水埗的耀東街晚上有很多街頭小食攤檔在擺賣,氣氛獨特,是香港其他地方沒有的。距離長沙灣地鐵站不遠處,就是「嶺南之風」中式公園,裡面有傳統園林的小橋流水、綠樹假山、亭臺樓閣等,十分優美,不少老街坊都愛流連其中。公園附近還有不少可以品嚐點心的食肆和風味十足的茶餐廳。

我在九龍舊區之旅,令我對香港這個城市的印象跟我的朋友大異其趣。每次離開港島前往九龍,我都會前往這些平靜悠閒、樸素而人情味濃的地區去,並將那裡的風光一一攝入鏡頭,同時累積了不少美好的回憶。

編輯精選

發現更多

Cathay Travell Book

關於

這個網站囊括了國泰航空及國泰港龍航空兩本機上雜誌《Discovery》與《絲路》的精采內容。下次當你再乘搭國泰航空或國泰港龍航空時,歡迎取閱機上的印刷本雜誌。
Silkroad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