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izens of Nowhere?》的情節有多少取裁自個人經歷?
先父是華人,於1957年定居英國,家母是威爾斯人,我在英國的鄉間小鎮出生,那裡很少東亞裔人士。因此從小到大,我很少留心過英國華人社群,我將自己視為英國人。我朝戲劇方面不斷發展後,有意無意逃避自己的華人背景,害怕人們會對我抱有成見。
當Chinese Art Now找我合作時,我就在這個問題上探究︰我害怕什麼呢?我的經歷很常見嗎?還是與眾不同? 我得到該組織的藝術總監Chang An-ting的協助,訪問了許多其他英國華人,聽到更多他們對身份認同和歸屬感的看法和遭遇。這就成為我的作品骨幹。
蘇格蘭華裔演員Siu Hun Li 是受訪者之一,他的故事啟發了劇中Jun Chi的角色,也由他親自演出。
在一個餐館布局如都爹利會館的場地公演,究竟有何吸引力?
紛亂嘈雜和不能掌控的未知數,正是餐館作為公演場地的有趣之處。觀眾不是在台上看著演員演出,而是跟演員們一樣坐在同一個公共空間;耳朵掛上耳機,觀眾就能竊聽到演員們的悄悄話。故事的演繹變得順理成章,出奇地親切,又能讓人感同身受。
此外,餐館的場景正好吻合和反映Lo這個從商家庭的背景,而餐廳也是某種形式的劇場。我們的角色就在這種環境成長,他們知道如何在人前人後表現… …
全劇要探討的就是歸屬感的問題。英國恰巧陷入身份危機,究竟這樣的討論有多重要?
我認為極為重要。也許人的本質就是傾向地域主義,尤其當我們對身處的地方欠缺安全感,或因世情有變要面臨威脅的時候 。2016 年英國脫歐公投引發了排外情緒,也助長擁護孤立外交的民族主義抬頭,造成社會決裂,窒礙我們享受這種多元文化和包容態度。
妳認為這齣劇能否為英國以外的觀眾帶來共鳴呢?
我認為可能,畢竟這是個普世性的題目。有回應指,家庭的跨代矛盾、第一、二代移民的焦慮情緒,也不只在華人群體中出現,即使愛爾蘭人、猶太人、南亞裔人和加勒比黑人等也會遇上。
劇情在多個矛盾中推進,尤以母親Linda 緬懷經過美化的英治時代童年回時,如果把作品搬到香港的都爹利會館上演,定能引發另一番興味。
妳期望觀眾從中領略到什麼呢?
我希望挑戰人們對某些身份和外表的假設。我期望觀眾從中感受到一點喜與憂,也許了解自己多一些,如同我創作時的經歷。劇中Jun 如此說︰「我認為你要擁抱它,就是說『這就是我,統統包括在此』。」
《Citizens of Nowhere?》在倫敦都爹利會館上演,演期至2月2日,門票可於ticketsignite.com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