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伴同遊

與一代畫家梵高暢遊歐洲

跟著這位荷蘭藝術巨匠的人生足跡出發,旅程保證充滿色彩

若有人真有機會與梵高一起同遊,我當然不會大力反對,但我會建議先購買一分保障周全的旅遊保險。

畢竟,這位我行我素的畫家是當今一眾潦倒的藝術家所仰望的楷模。他既執著又浪漫,重原則卻多愁善感,精神長期不穩,兼有自殘傾向,但遺下的作品則成為舉世稱頌的不朽傑作。

他應該是令人深深著迷卻又無法捉摸的旅伴,率性而為,完全不受羈絆。一夜狂醉後,他最後總是到妓院尋歡;在狂妄之際,甚至割下了自己的耳朵。

Credit: Getty Images/Art Images

梵高在其37年短暫人生中,曾流連過接近20個城市,第一個當然是他在1853年呱呱墮地的荷蘭小鎮津德爾特。他先後在澤芬貝亨及蒂爾堡上學,然後在海牙、倫敦和巴黎從事藝術品買賣,又到了英國拉姆斯蓋特和艾爾沃斯的學校任教,更曾在阿姆斯特丹和布魯塞爾修讀神學,直到27歲決定投入作畫,並跟許多三餐不繼的畫家一樣,返回老家與父母同住。

欲隨行的旅客請注意,梵高經常進出的可不是五星級酒店,而是精神病院,而且他總將微薄的金錢悉數用於購買顏料,只能靠白麵包和香煙「果腹」。

雖然梵高擁有聯感能力,任何聲音都會在腦海中轉化為色彩繽紛的畫面,但他早年的作品均為鉛筆素描,其初期的油畫用色亦偏向陰沉。離開與父母同住的埃滕後,他曾旅居海牙及德倫特,然後轉抵紐南,開始嘗試以色彩入畫。其後,他負笈安特衛普的藝術學院。

梵高一直到1886年左右抵達巴黎後,才真正找到自己的創作風格。他一聲不響搬到花都,抵埗後才通知長年在金錢上援助他的弟弟提奧到羅浮宮接他,並寄住其家中。我與梵高都是慣常的「梳化客」,現在安坐於蒙馬特的咖啡店內,想像自己正與印象派畫家秀拉和羅特列克及高更作伴,一起議論藝術,互相啟發,同時感受奠定梵高美學風格的藝術氛圍。

Credit: Universal History Archive/Universal Images Group via Getty Images

後來,他對城市生活的理想幻滅,退隱至法國南部的亞爾,並在當地完成大部分的傳世作品。他入住其後被稱為「黃色房子」的居所,試圖創立供藝術家共同生活和創作的空間,高更便是第一位租客。《黃色房子》現在已成為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館的展品。

其後,梵高在黃色房子割耳,成為史上最著名的自殘事件,而事件的起因不過是因為高更表示將搬回巴黎,結束兩人短短九個星期的鄉郊「同居」生活。心煩意亂的梵高因此割下自己的左耳,然後把這份「禮物」送到鎮上一間妓院,導致他被攆出小鎮,最後更自願入住聖雷米的精神病院。

Credit: Christophel Fine Art/Universal Images Group via Getty Images

至此,相信大部分欲隨行的背包客會迅速「割席」,急竄而去。但出此下策的人便會跟這位大師其中一幅曠世傑作《星夜》緣慳一面了。這幅佳作正是梵高入住聖保羅精神療養院期間,在冷冰冰的鐵窗下描繪窗外星空的感懷之作,現在常見印於信用卡以至坐墊套等多不勝數的商品中。作品目前已成為紐約市現代藝術博物館的館藏。

隨著這位畫家的情緒不斷崩潰,當年若有旅行網站相信亦不會建議旅客繼續同遊。梵高出院後搬到法國另一個小鎮奧維爾,最後在此了結自己的生命,為他的跌宕人生畫上休止符,卻同時展開了他的成名之路,從此名揚後世。

編輯精選

發現更多

Cathay Travell Book

關於

這個網站囊括了國泰航空及國泰港龍航空兩本機上雜誌《Discovery》與《絲路》的精采內容。下次當你再乘搭國泰航空或國泰港龍航空時,歡迎取閱機上的印刷本雜誌。
Silkroad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