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

花都遊花園

法國首都巴黎的舊花園及空氣污染的街道正迎接一股園藝新浪潮的洗禮

談到政治工具,花園和綠色空間的排名似乎向來都不高。 不過這裡是巴黎,多個世紀以來,城中的政客早就利用花園來謀取政治利益。

在2014年,現任市長Anne Hidalgo將巴黎市政廳的花園,包括裡面的雞舍和兔籠開放給公眾參觀遊覽,並且呼籲園丁、城市農夫、建築師和藝術家加入巴黎「種植者」的行列,希望助她於2020年時在城中開拓出100公頃的綠色天台與牆壁。

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藉著城市菜園、垂直的花園、太陽能板及物料循環再用等方式,為巴黎帶來更清潔、更健康的生活環境。然而,市政府也同時利用這些綠色空間來安撫不滿的居民。

Hidalgo並非首個利用社區花園與窗口花槽來贏取市民支持的市長。最近數十年來,多位巴黎市長,包括Jacques Chirac與Bertrand Delanoë,均大力推動在巴黎市內20個行政區增加及改善各大小花園的設施,並不限於那些修剪整齊有序的大型名園。 跟據巴黎花園導遊Amy Kupec-Larue指出,大力推動花園設施的政策已有數百年的歷史。

她於1989年從紐約前來巴黎的索邦大學讀法文,現在帶領遊客到巴黎各處參觀一些極具特色的花園,而這些花園大部分都是你聞所未聞的。 她說:「法國大革命之前,花園只供皇室貴族專享。革命之後,在路易菲利普一世與拿破崙三世管治下,19世紀開始設有公眾花園;與此同時,將巴黎大肆裝飾、擴充與現代化之餘,各式花園亦紛紛出現,兩者甚至可以說是並肩攜手同行的。」

Kupec-Larue同時也經營花店,為高級餅店Maison Ladurée與美國大使館等顧客提供花卉裝飾。她就住在她心愛的Parc deBagatelle玫瑰園附近,這個美麗的花園位於巴黎市郊的布洛涅森林內。

Paris Gardens

從歷史的沿革來看,法式花園在17、18與19世紀都傾向運用筆直的線條來設計,她指出,這跟歐洲當時的潮流有關。當時的人喜歡「組織與主宰」大自然。

這種注重形式的態度與當時亞洲庭園流行的風格正好相反。 Kupec-Larue說:「你不必對花園有專家級的認識,或是對花園極度熱衷,才懂得搜尋和享受花園的美好。有不少花園本身就在旅遊熱點的附近,甚至是那裡的一部分,例如寧靜的安妮法蘭克花園,就在Marais區的龐比度中心後面。」

這個自成一角的花園佔地4,000平方米,用來紀念寫日記的猶太少女安妮法蘭克。花園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入口處舖上石子的小徑,還有一張固定的棋桌,四周種滿茂盛的血紅色山茶花和繡球花,並有一棵小小的七葉樹。

安妮在日記中記述她在阿姆斯特丹的秘密小閣樓藏身時,見到一棵七葉樹,花園中的七葉樹就是從安妮見過那棵樹的樹枝嫁接來的。 再進入裡面,就是一個典型的17世紀風格花園,有個弧形的格子籬笆,向著經復修的Hôtel de Saint Aignan酒店。

酒店原建於1650年,現在變成猶太藝術與歷史博物館。花園最後一部分是個供兒童遊玩的漂亮公園,有點像一個果園,還有個小型的蝴蝶和雀鳥花園,四周種滿櫻桃樹、白面子樹與丁香樹。 瓦爾嘉朗廣場是另一個面積較小但同樣迷人的寧靜之所,位於西堤島的西端。這個位於塞納河上的小島沿岸垂柳處處,是巴黎人欣賞日落的地方。

Musee De Montmatrecredit: Jean-Pierre Delagarde
Jean-Pierre Delagarde

這個三角形的公園以法皇亨利四世命名,他以風流多情聞名,因此有個綽號Le Vert-Galant,即「志在必得者」,公園的法文名稱Square du Vert-Galant由此而來。他的雕像現仍屹立於有400年歷史的新橋中央附近。西堤島至今仍被視為古代巴黎的中心,法國所有道路的距離均按附近的巴黎聖母院內某一點來計算。

在城市的另一面就是蒙馬特博物館,它的前身是建於17世紀的Hôtel Dermarne酒店,地點幽靜,可避開附近聖心大教堂絡驛不絕的人潮。博物館昔日是多位著名藝術家的居所,最近剛重新裝修,館藏包括與區內歷史有關的油畫、海報與素描等;此外,還有畫家Suzanne Valadon與她的兒子Maurice Utrillo的畫室,亦經過修復。

印象派大師雷諾亞亦曾在這裡居住過,並且在此畫出好些最膾炙人口的作品,包括《煎餅磨坊的舞會》。花園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就在建於17世紀的大宅前面,有鑲上黃楊木圍邊的小徑,色彩繽紛的鳶尾花,拱門上則有攀爬的薔薇。第二部分則保留了雷諾亞畫中曾出現的景物,其中有一座曾在《La Balançoire》出現過的鞦韆的複製品。

時尚新潮的Renoir Café咖啡室也在這裡,夏天時,桌椅都放到草地上去。花園的第三部分在博物館的另一端,分成兩個部分:右面是Saint Vincent’s Jardin Sauvage環保花園,可以望到壯觀的城市景色;左面是巴黎尚存的其中一個仍有出產的葡萄園Clos Montmartre。

葡萄園始於1933年,佔地1,556平方米,陡斜的山坡出產少量用gamay及pinot noir葡萄釀的酒。釀好的酒裝瓶後貼上由本地藝術家設計的標籤,然後在每年一度為期五天的葡萄收穫節Fête des Vendanges內拍賣,收益捐贈作本地慈善用途。

Kupec-Larue說:「巴黎許多花園開始自覺地以更符合自然和生物學的方式來種植園內的植物。」位於艾菲爾鐵塔附近、由Jean Nouvel設計的凱布朗利博物館就是反映這種自然主義美學的好例子。這裡的環境有如森林,是法國園藝大師Gilles Clément的傑作。

花園佔地18,000平方米,設計新奇大膽,裡面有多種不同的園景,包括小徑、小山丘與溪流,種植了150種來自亞洲、美國與歐洲的花卉、樹木及野草,正好也反映了博物館的藏品豐富多元的文化:館藏包括來自非洲、亞洲及大洋洲原住民的藝術與手工藝品。博物館還有一個垂直花園,那是一幅12米高、200米長的垂直花園,是當代園景設計師Patrick Blanc的作品,參觀博物館時不要錯過。

Kupec-Larue另一個心愛的地方是Musée de Cluny博物館,那裡有個罕見的中世紀花園,毗鄰建於一世紀的Thermes Gallo-Romains de Lutèce羅馬浴場廢墟,以及建於15世紀的Hôtel des Abbés de Cluny大宅。博物館的藏品包括古代至中世紀及文藝復興時期,令人目不暇給。

花園內有一個菜園,種了合時令的蔬菜;還有一個精緻的花園,是用來供奉聖母瑪利亞的,每個月都會以時鮮花卉來裝飾聖壇;此外,還有浪漫的愛情花園Love Garden,裡面種滿了玫瑰。

Kupec-Larue說:「當你置身於這樣的一個花園裡,就會完全忘記自己是在城市裡。」

Bosco Verticale Vertical Forest
Roberto Lo Savio / Shutterstock

至於凡爾賽宮的花園,是由著名的皇家園景師André Le Nôtre於1661年為有太陽皇之稱的法皇路易十四建造的,現在亦加入新元素。太陽皇最喜歡的Water Theatre Grove園林,久經荒廢之後,現由法國園景設計師Louis Benech賦予新生命,這也是數百年來凡爾賽宮花園的首項工程。花園內種了愛爾蘭紫杉、櫸樹、橡樹、灌木叢等,還有水池。池中有座觸目噴泉,是由藝術家Jean-Michel Othoniel創作的雕塑,以1,751顆金色的穆拉諾島玻璃珠組成。 噴泉噴出的水柱經過精心設計,靈感來自巴洛克式舞步,迷人奪目。

由於Benech按照原來設計師的要求,準確要求園內的樹木高度不超越17米,人們無法從外面看到噴泉,令它保持隱秘的感覺。 Kupec-Larue說:「巴黎令人感到有趣之處,是有羅浮宮、協和廣場、凱旋門及凡爾賽宮等無法一次過逛完的偉大建築,就跟這些大隱於市的花園一樣,你要親自走去遊逛一番,才能體會其中的豐富和輝煌。」

花園城市

米蘭 – Bosco Verticale

意大利建築師Stefano Boeri是這座米蘭住宅與花園混合大樓的設計師。兩座大樓合共種植了約900棵樹與2,000多棵植物,為可持續發展的生活方式樹立榜樣。

首爾 – Urban Skyfarm

尚未落成的首爾Urban Skyfarm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不斷增長的人口提供高成效的居住空間。這座建築的概念是為居民提供既可種植蔬果又可供休閒的空間。

悉尼 – One Central Park

One Central Park的兩幢大樓外牆均設有花園,每個單位另有露台,頂樓的豪華公寓更有專用的天台花園,既美觀又可綠化環境。

編輯精選

發現更多

Cathay Travell Book

關於

這個網站囊括了國泰航空及國泰港龍航空兩本機上雜誌《Discovery》與《絲路》的精采內容。下次當你再乘搭國泰航空或國泰港龍航空時,歡迎取閱機上的印刷本雜誌。
Silkroad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