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一片寧靜祥和。我們在塔拉戈納,置身Balcónde Mediterráneo,意思是「地中海的陽台」。這裡種有棕櫚樹,還有以複雜花紋為飾的鍛鐵欄杆,可以眺望前方海港和遠處藍綠色的大海。下面有一叢散發濃烈香氣的合歡花樹,我們的目光正穿越時空,回到過去。
公元二世紀時,這裡的生活卻並不平靜。當時的塔拉戈納是羅馬人的殖民地,名叫Tarraco。就像所有主要的羅馬殖民地一樣,露天圓形競技場是市民的生活重心。塔拉戈納的圓形競技場冠絕歐洲,也是至今保存得最完好的一個。圓形競技場以永恆不變的海洋為背景,場內一層一層的座位曾經坐滿15,000名觀眾,觀賞格鬥士們在炎熱及滾滾沙塵中,為自己的生命而戰。
這裡是巴塞羅那以南100公里。「南」是一個別具意義的重點。此行與我結伴同遊的攝影師Iris和我一樣,都可以算是半個巴塞羅那人:我在這個城市住了好幾年才返回倫敦,Iris在意大利成長,但目前以巴塞羅那為家。

我們馬上跟對方分享彼此對這個加泰隆尼亞首府最鍾情的地方。不過我們此行的任務是駕車出城,到一些鮮為人知的加泰隆尼亞角落去探索一番。故此我們不會去北邊的布拉瓦沿岸的沙灘,或到庇里牛斯的山麓,也不會向西進入Rioja產酒區,而是南下遊客罕至的加泰隆尼亞翠綠山谷及未受破壞的天然沙灘,走訪名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的羅馬廢墟、裝飾華麗的新藝術風格建築,以及一嚐獨特美食的風味。
我早已對這個地區有所認識,但上次到塔拉戈納一遊已經是10年前的事了。我很期待到Reus小鎮舊地重遊,但Iris卻有點保留;她跟許多人一樣,認為那裡除了機場之外什麼也沒有。不過這一點我們容後再說。
我們駕著一輛全新的白色Fiat500X SUV多功能旅行車,沿著AP7高速公路前進,眼前的巴塞羅那市區,很快變成了Garraf National Park國家公園長滿松樹和灌木叢的景色,以及Penedès區內被葡萄樹覆蓋的山丘。不消一小時,我們已經來到黃金海岸Costa Daurada和塔拉戈納。
入住SB Ciutat de Tarragona Hotel酒店之後,我們沿著濃蔭密布的Rambla Nova大道而行。這條行人專用的大街有如巴塞羅那Rambla大道的迷你版,雖然規模較小,但也有不少拖兒帶女的家庭、頭戴扁平帽手持枴杖的老人家及滑板少年在這裡消磨時光。
這裡到處都有羅馬遺跡。Rambla大道尚未伸到海旁之前,先經過一個陡峭山坡,山坡上有一片羅馬古城牆的遺跡,然後來到塔拉戈納羅馬競技場的遺跡,昔日羅馬人就在這裡舉行類似電影《賓虛》中見到的雙輪戰車比賽。
這座龐大的建築群包括瞭望塔和地下室,但裡面最重要的設施是一條貫穿整個競技場的地下隧道。隧道一端設有幾間小室,專門讓駕駛雙輪戰車的戰士和獅子在這裡準備上戰場。
競技場就在塔拉戈納的老城區Casco Antiguo邊緣,這一帶有許多曲折的小巷和寧靜的廣場。我們在雄偉壯麗的廣場Plaça dela Font停下來,這是個行人專用區,四周是一排排相連的赤陶色、赭石色及白色的19世紀樓房,遠處就是散發世紀末風情的市政廳,氣派不凡,令人歎為觀止。

然後我們在Restaurant Forum餐廳大快朵頤,他們的羅馬傳統菜式在這一帶相當有名。我們大啖espinacas a la crema,那是將意大利粉卷塞滿菠菜再淋上奶油烤焗的菜式;然後再來一道加泰隆尼亞的道地菜式嫩鴨胸配梅子醬,甜品是我最愛的crema Catalana布甸,這可說是加泰隆尼亞式的焦糖燉蛋,以傳統陶碟盛著上桌。
第二天早上,我們前往Roman Forum羅馬古跡群參觀。這個古跡群範圍甚廣,裡面有廊柱、建築物和水井等,散佈於一棟棟的住宅、五金店和酒吧之間。這裡一帶現在其實是一個住宅區。然後我們又匆匆參觀了老城區一座宏偉的12世紀大教堂,其建築風格融合哥德式和羅馬式,加上彩繪玻璃窗,以及門前雕工精美細緻的宗徒聖像,令人讚歎。參觀完教堂,我們立刻上路,沿著海岸公路駛往Torredembarra,這個小鎮的沙灘上有多間以海鮮馳名的餐廳。
這是一個完美的下午,天空一片蔚藍,萬里無雲。我們來到家庭式經營的La Sirga餐廳,坐在精巧的海濱露台上,細嚐清蒸青口、簡單的烤鯛魚伴pisto(一種加泰隆尼亞式燴雜菜)的滋味。但這一餐最精采的是店家自製的雪糕。我和Iris手上各自拿著一杯帶有鹽香而甜美的開心果和榛子雪糕,脫下鞋子在沙灘上漫步,沙子溫暖,沙質幼細如絲。
第二天,我們沿公路朝內陸駕車20分鐘後,抵達Reus小鎮。雖然大部分人只知道這個小鎮有一座供廉價航空公司使用的小型機場,但它卻是我最喜歡的其中一個加泰隆尼亞景點。這個小鎮有如滄海遺珠,裡面有許多華麗的裝飾藝術風格別墅,這裡也是特立獨行的建築大師高第的出生地。
這位建築大師從未在這裡興建過樓房,但小鎮現有一座以他為主題的互動式博物館Gaudí Centre,訪客可以在這裡探索大師的生平和作品,還有機會自己動手創作高第式的波浪型屋頂。然後,我們在博物館旁廣場上一家洋溢新藝術風格的餐廳兼酒吧Casa Coder內嚐到相當出色的calamares炸魷魚圈和croquetas炸丸子。匆匆吃完這些小食之後,我們再次坐上Fiat,向此行最後一站出發。
Credit: Iris Humm
我們一面用Iris的iPhone來聽Benny Spellman節奏明快的歌曲〈Fortune Teller〉,以及多首1960年代格林威治村民謠、藍調及非洲流行曲串連而成的音樂雜錦,一面朝巴塞羅那往回走,前往Penedès的Cellers Augustus Forum酒莊。腓尼基人最早將種植葡萄釀酒的方法引入這地區,但直到兩個世紀之後,羅馬人才在區內大規模種植葡萄。酒莊名稱來自羅馬時代貫穿羅馬和安達盧西亞的Cádiz的Via Augusta大道。
沿著蜿蜒的礫石道路穿過葡萄園之後,我們見到Albert Roca前來迎接。這個酒莊由他與多位兄弟姊妹及表親一起經營,他帶我們參觀酒窖,那裡放滿了橡木酒桶,洋溢一片濃郁的葡萄香。他還帶我們到另外一些地方參觀,原來除了釀製cabernet sauvignon、grenache及其他葡萄酒之外,他們還生產品質絕佳、風味一流的高級Forum葡萄醋,世界名廚如Gordon Ramsay和Raymond Blanc等,以及巴塞羅那以北的小城Girona遠近馳名的ElCeller de Can Roca等高級餐廳,都對這種醋推崇備至。
正如所有葡萄酒和葡萄醋一樣,其獨特風味取決於當地的土壤和氣候。站在一個雅緻的大廳內,透過落地大玻璃窗眺望外面的葡萄園,我們可以從葡萄藤的隙縫之間,瞥見Bonastre山脈後面的地中海。
這種有山有水的景色,只是加泰隆尼亞鄉郊其中一個值得懷念的特色,凡是領略過的人,包括我自己,都會忍不住一再重遊舊地。
Roca為我們開了一瓶帶有蜂蜜及香草味的xarel-lo白酒,以及一瓶清淡而果香撲鼻的merlotsyrah紅酒。可惜我稍後要開車,所以只能淺嚐,但我沒忘記多帶一瓶回家享用。
這個集古老與現代於一身、沙灘處處,充滿小鎮風情而且土地肥沃的地方,即使別人告訴你其中種種美好之處,也不過是二手經驗,你自己必須親身去體驗,才知道到底有多好。

自駕遊六大精采之處
最美味的一餐:Restaurant Forum餐廳的晚餐
最動聽的車內音樂:Iris最愛的喀麥隆歌手Francis Bebey主唱的〈O Bia〉
最有用的加泰隆尼亞短語:Estava delicious,意思是「很美味」
最難忘的氣味:CellersAugustus Forum酒窖內的葡萄所散發的濃郁霉味
最喜歡的美食:我的開心果雪糕和Iris的arroznegro墨魚飯,兩者都來自Restaurant Forum餐廳
最喜歡的顏色:Balcón de Mediterráneo看到海洋的藍綠色
國泰航空由7月2日起推出由香港飛往巴塞羅那的航班,每周有四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