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塔斯曼尼亞有不少精采特色,值得現在就訂機票前往一遊。以下為你推介七項精選活動,讓你在塔斯曼尼亞歡度難忘的假期。
1. MONA
如果你來到新舊藝術博物館,應該會看到以下這些展品:一個男人每天一動也不動的坐六個半小時,展示他已售予藝術收藏家的背部紋身;由1,600幅小型土著畫作砌成的龐大展品,遠觀猶如一條巨蛇;一隻平平無奇的餐碗裡飼養著兩尾金魚,水中還橫放了一把尖銳的廚刀,若有所指;數百件女性私處的雕塑;還有一部將食物轉化成糞便的機器,散發著難聞的氣味 。

這些內容絕對超出感官負荷,甚至可能會令人不安。這家常被稱為「MONA」的博物館位於地底,內部結構複雜得像迷宮一樣,令參觀者頓感迷失方向。在地上,博物館其實被海洋、翠綠群山和延綿不盡的葡萄園包圍,與室內環境完全是兩個世界。這也是旅客蜂湧至這個位於墨爾本南部的島嶼的其中一個原因。
昏暗而內容刺激的室內氛圍,與恬靜明亮的外在環境構成強烈的對比,令MONA一鳴驚人,它不僅令所在地荷伯特市人氣急升,更讓所屬的澳洲大陸南面離島塔斯曼尼亞省廣為人識。澳大利亞精品酒店系列公關專員Sarah Shields表示:「人們稱之為『MONA效應』。這家博物館由David Walsh籌建,為塔斯曼尼亞旅遊業帶來新氣象。」

MONA的創辦人Walsh是一位另類的本土英雄。這位特立獨行的數學天才靠豪賭贏得千萬家財後,開始收集藝術品,作品大多以死亡和性愛為主題。後來他決定將藏品存放在一幢1950年代的建築物裡,並把它徹底翻新,最後於2011年重新開放,成為現在的MONA。博物館引起全球旅客的好奇,藝術愛好者更為此從荷伯特市中心乘坐25分鐘渡輪,前往澳洲的最南端。
為博物館而造訪塔斯曼尼亞的旅客將會喜出望外,因為這裡還有古跡處處的首府、豐富多姿的野外風光和美酒佳餚。這裡雖然於19世紀時是英國流放罪犯的殖民地,但現在已完全顛覆了澳洲大陸對當地的負面形象。莫麗拉莊園毗鄰偌大的MONA,同樣是Walsh名下物業,在3月某個晴空的一天,莊園經理Luke Monks告訴我:「澳洲大陸的人總是以為塔斯曼尼亞的氣候潮濕寒冷,但這其實並不正確。塔斯曼尼亞東岸是全澳洲最乾燥的地區之一,因此非常適合釀製葡萄酒;這事可別告訴任何人。」

2. 藝術、歷史與古蹟
其實這早已不是什麼秘密。在荷伯特,暢旺的旅遊業令飲食業和藝廊大放異采,多家風格另類的高級酒店亦在此開業。一排始建於1800年代的工廠建築經過妥善保存和翻新,現已變成型格酒店和餐廳。Henry Jones Art Hotel藝術酒店就是其中之一:它前身是果醬工廠,現時除了提供住宿外,更於走廊、客房和藝廊展示本土藝術家的畫作,大部分均可供購買。酒店大致上保留了原來的磚塊和樑柱,牆身淡淡的果醬漬訴說著這幢建築物的歷史,多人更聲稱偶爾可嗅到一股甜香。酒店的歷史導賞員Greg Ball表示:「150年來,人們在這棟建築物從事捕鯨和製造果醬,其後這裡被荒廢30年。這段歷史真實存在,無法複製,而且獨一無二。」

歷史古蹟在城中隨處可見,維多利亞式房屋、裝飾藝術風格的辦公大樓,以及在外牆建有怪獸石雕的哥德式建築毗鄰而立。薩拉曼卡廣場是現場音樂表演和藝廊的勝地,一排源自19世紀的倉庫現在成為廣場的主建築群。新開業的Macq 01 hotel酒店位於海港上,樓高四層的精緻建築採用木材和玻璃建成,向荷伯特的歷史致敬之餘,並以「說故事的酒店」自居。行程豐富的導賞團帶領賓客參觀荷伯特和酒店,探索隱藏於酒店走廊的手工藝品和歷史人物的傳說。在Macq 01被譽為「說書大師」的Justin Johnstone表示:「人們都說荷伯特的時間好像停頓了,雖然言過其實,但這裡的舊日氣息確實縈繞不散。」

3. 壯麗的海岸線
遊覽塔斯曼尼亞的遊客,大多視該省東南部的荷伯特為中轉站。喜歡深度遊的遊客都會取道東海岸路向北繼續進發,這是塔斯曼尼亞旅遊局設計的12條自駕遊路線之一,它環抱東部海岸線,途經葡萄酒廠、海邊瞭望台、多條河流和無數放牧的綿羊。如欲將旅程分成數天,可於距離荷伯特90分鐘車程的玻璃小屋Avalon Coastal Retreat下榻一至兩晚。它前臨大海,為公路之旅提供恬靜的歇腳處。沿著山路漫步而下,不消一會即可抵達海灘,但安坐室內享受爐火的溫暖,亦不失為好主意。房屋屬自助服務形式,雪櫃放滿食材,供賓客自行下廚,安享私人時光;附近覓食的小袋鼠,是唯一的不速之客。

4. 頂級豪華度假村
繼續向北驅車一小時,便可抵達旅程的終點站:塔斯曼尼亞最頂級的度假村酒店 Saffire Freycinet,其主建築呈波浪形,位於菲辛那半島的菲欣納國家公園內。這個半島吸引不少登山客和浮潛愛好者到訪,他們全是為了塔斯曼尼亞的最大賣點:未受污染的野外風光而來。

Saffire Freycinet酒店設有20間獨立套房,房內四面均是落地玻璃窗,住客可把叢林景致盡收眼底。他們可一邊品茶或閱讀,一邊尋覓袋鼠、小袋鼠、針鼴和袋熊的蹤影,而有「塔斯曼尼亞惡魔」之稱的袋獾更是這裡的明星。現在要看到這種省代表動物絕非易事,皆因在過去20年,一種可傳染的癌症奪去了八成袋獾的生命,而至今研究員仍在努力研發疫苗當中。不過,這種受保護動物的數目,早於多個世紀以前遭人類射殺開始,便已日益減少。駐酒店的野生動物導遊Paul Jack表示:「當初來到這裡開拓的英國人,瞧見袋獾細小的眼睛在黑暗中閃閃發亮,甚至聽見尖叫聲,便以為是惡魔出沒。」
5. 繽紛的自然景觀與野生動物
酒店設有動物保護區,飼養了六頭「惡魔」,賓客可於餵飼時段一窺其貌:牠們體型如貓,大部分長有黑色毛髮,五官如鼠,遇上同類時還會發出如電影喪屍般的可怖嘶叫。將牠們與惡魔扯上關係似乎也合情合理,但其實牠們只是在裝腔作勢。Paul指出:「袋獾是對外界抱持敵意的動物,所以會以咕嚕和咆哮聲溝通。其實一切都是虛張聲勢罷了。」
酒店亦有舉辦水上導賞團,帶領旅客乘船沿國家公園的海岸線遊覽。岸邊有不少高聳的懸崖,大部分由粉紅色花崗岩構成,它們曾因鮮艷的色彩而被大量開採;據說,紐約帝國大廈的首五層正是以這裡的石頭建成。後來,開採活動因環保意識抬頭而中止,對追求大自然原始面貌的旅客而言,自是一大喜訊。這段歷史亦反映塔斯曼尼亞省的今昔對比。船上的導遊Martin Cameron表示:「塔斯曼尼亞的發展史由殘酷的侵略展開,繼而轉型以採礦和伐木業為主,兜兜轉轉之下,現時以環保旅遊業為重,總算是圓滿的發展。」

導賞團也讓旅客觀賞動人的海上生態。旅客幾乎一定可以看見海豹在石頭上憩息,以及海豚逐浪的英姿。愛鳥人士可輕易找到太平洋鷗、舉止笨重的塘鵝、翼展長達三米的信天翁,還有俯衝至水中捕魚的澳洲鰹鳥。Martin聚精會神地尋覓白腹海鵰的身影,這種鳥類深受當地原住民尊崇,但現時已鮮有在區內出沒。
6. 新鮮美食
至於酒店另一項最受歡迎的活動,則關乎塔斯曼尼亞馳名的美食。生蠔是該省的名產,而住客可前往位於海灣的蠔場,了解養蠔的過程:大致上是按照蠔的生命周期,將它們移至水流較強或較弱的水域。賓客可即時品嚐從海中撈起的生蠔,職員更會奉上香檳佐膳。
事實上,酒店讓住客幾乎全天都能大快朵頤,而酒店餐廳更會安排賓客坐在窗邊位置。要是天氣合適,更可飽覽哈澤德山脈的日落紅霞。不過大自然總是隨心所欲,那我們就儘管欣賞其千變萬化的面貌吧。
7. 天倫之樂
與孩子同行?以下介紹一家大小都可樂在其中的塔斯曼尼亞精選活動
Bonorong野生動物保護區
保護區距離荷伯特以北半小時車程,協助受傷或生病的野生動物康復,同時讓旅客在遼闊的保護區內與動物互動。在這裡出沒的動物包括袋鼠、樹熊、袋熊、袋獾和多種鳥類。bonorong.com.au

Par Avion野外導賞團
參加派頭十足的直升機導賞團,從高空俯瞰島嶼景致。部分短途航程專門供旅客觀賞醉人美景,而另一些則帶領乘客品嚐美食和葡萄酒,或把他們送到野外進行地面探索。這間公司提供的行程,涵蓋塔斯曼尼亞每個角落。 paravion.com.au
酒杯灣遊輪之旅
酒杯灣擁有恬靜蔚藍的海水和未受污染的海灘,是菲欣納國家公園最著名的勝地。乘搭環保遊輪前往該處,可同時了解區內歷史和景點。wineglassbaycruises.com
Tourism Tasmania & Kathryn Leahy
薩拉曼卡市集
這個熱鬧的海濱市集逢周六於荷伯特的薩拉曼卡廣場舉行,售賣本地產品,包括麥蘆卡蜂蜜、手工氈酒、手工朱古力和家居木製品。salamancamarket.com.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