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聲響起後,徐疾有致的低音結他和電子琴聲隨即和應,猶如熱鍋上的昆蟲叫個不停。人聲和樂聲在碧海上矗立的石灰岩石林穿插迴盪。橫渡下龍灣的遊船猶如繁星,其中一艘船上的派對早就開始,其他在場遊人喜歡與否也罷,反正音樂沒有停下來之意。
幸好,我身在「龍灣號」遊船,船長Cuong正把船駛離這人聲鼎沸之地,我們穿過石灰岩石林,前往拜子龍灣。拜子龍灣雖然就在下龍灣附近,卻比它清靜得多。隨著船隻緩緩東進,我們正深入北部灣較少遊客的地區,喧鬧聲逐漸遠去,讓我們有閒情逸致觀賞在眼前緩緩展現的壯麗風景。

越南人煙稠密,即使你從就近城市駛往遙遠的海洋,亦難以覓尋遺世獨立之地。時至今日,旅遊勝地下龍灣已是人山人海,而早前荷李活電影《金剛:骷髏島》在這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取景,更把此地的人氣進一步推高。
旅遊業是越南的經濟命脈,有關當局在2018年更以下龍灣為宣傳重心,不過不少人認為儘管宣傳非常成功,卻帶來了惡果。現在數以百計的遊船橫過這片翠綠海水,行程卻是大同小異,沒有什麼選擇。
然而,拜子龍灣卻保留了越南所有不容錯過的絕色景致,而且比下龍灣清靜得多。兩個海灣的風光看來幾乎一樣,難分彼此。「龍灣號」的駐船導遊Nam告訴我,原來屹立於拜子龍灣水域的石灰岩並不及下龍灣的高聳,不過,只有熟悉喀斯特地貌的專家才能分辨箇中的微小差異。

到訪越南的遊客大多選擇由北面南下,又或由南面北上,走馬看花地暢遊沿途的主要景點。不少於下龍灣開設的旅行社亦提供這種蜻蜓點水式的行程,把旅客像鴨子般由河內趕到下龍市,接下來則是兩日一夜的水路行程,讓他們安坐船上飽覽風光。這樣的運作無疑極之方便,部分觀光船實際上亦非常豪華,但旅客的體驗未免流於千篇一律。
相比之下,拜子龍灣和「龍灣號」這類由大型豪華遊公司Indochina Junk營運的遊船就別具魅力。驟眼看來,我們三日兩夜的旅程與下龍灣的旅行團沒大分別,同樣會划獨木舟,探索岩洞,到水上村莊觀光,而那裡當然少不了紀念品店,還有販賣珍珠的攤檔。

我們的遊船以傳統款式設計,十分雅致,氣氛悠閒,就只有六名乘客。上船後,Nam便告訴我們行程並沒有時間表,我們在這裡最迫切的煩惱,不過是取捨該優哉游哉地划獨木舟遊覽石灰岩林,還是躺在船上的頂層甲板寫意地看書。甲板之下的房間以鑲嵌木板裝潢,雖然不是金碧輝煌,卻別具韻味。你亦可在設有空調的舒適環境中,從巨型的舷窗眺望海上風景。
第一日下午,我們上了一堂大師級烹飪班,向廚藝達人Vuong先生拜師,學習製作越南經典菜式:越南春卷。雖然我曾在這個國家居住過,亦多次重遊舊地,但非常慚愧,我仍未能掌握越南菜微妙的藝術。在班上我手忙腳亂,拙作當然無法與Vuong的完美手藝相比。之後我從頂層甲板跳進和暖的海洋裡嬉水,這比掌廚輕鬆多了,而且更富樂趣。
閱覽更多緬甸旅遊文章:
翌日清早,我划著獨木舟穿過其中一個岩層露頭的狹窄小道,兩旁滿佈岩石,而且漆黑一片,我划了足足十分鐘,沿途用槳避開石筍和鐘乳石。驀地,一絲絲陽光劃破黑暗,轉眼間,我已來到峭壁環抱的偌大潟湖。
這裡除了同樣勇闖此地的「龍灣號」船友外,並沒有其他人。這裡也沒有大開派對的遊艇,沒有遊客成群結隊徒步走進洞窟,沒有水上小販售賣粗製濫造的遊客紀念品。此時此地,我只看到一群飛鷹在高空翱翔,聽到森林傳來陣陣動物叫聲,這份遠離煩囂的喜悅,實在教我心蕩神馳,陶醉不已。
拜子龍灣必遊景點
姑蘇島

觀光船不會遠赴姑蘇島。它是拜子龍灣有人居住的島嶼,雖然距離越南大陸最遠,卻有北越數一數二美麗的海灘,絕對值得乘船前往。
汪滃漁村

珍珠養殖場無疑有為取悅遊客而設的感覺,但汪滃漁村上的中途休息站卻可讓人一窺水上漁村的真實面貌。
Tra Ban 島
Tra Ban島是拜子龍灣群島上最純樸宜人的島嶼之一,更是著名的賞蝶勝地。
Thong Thien 洞穴
拜子龍灣及下龍灣均以石灰岩林而聞名,岩林上有不少壯麗岩洞,Thong Thien是其中一個最受歡迎的旅遊熱點。
翁門廟

這座宏偉的寺廟位於越南大陸的錦普市郊區,供奉越南民族英雄陳國顙將軍。登上廟宇所在的山頂,可飽覽拜子龍灣的醉人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