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是一門大生意,若要確保任何全新或翻新的酒店令人留下深刻印象(以及更具價值),最十拿九穩的方法,就是找個知名度具超級巨星級數的建築師來合作,讓酒店帶著他們的招牌設計風格。
適值諾曼福斯特爵士設計的The Murray酒店在香港開幕,我們也來看看其他同樣與明星建築師合作,以認真的設計來提升形象的酒店。
中國香港,The Murray酒店

於2018年初開幕的The Murray酒店,是英國建築師諾曼福斯特在香港的第三幢作品。
The Murray酒店是尼依格羅酒店品牌的旗艦物業,這個項目將一座位於港島中區南沿、風格過時的1960年代政府建築改頭換面,變成一間樓高25層、擁有336間客房的酒店,豪華的程度堪與附近的四季酒店及文華東方酒店媲美。其翻新設計非常成功,獲2018年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Rics Awards大獎選為年度最佳復修項目。
The Murray的業主九龍倉酒店特別請來福斯特建築事務所負責這個保育項目,對這座建築物作出多處改動。
建築物原有的凹入式窗戶有引入光線,並阻隔燠熱氣溫的作用;建築事務所將這些窗戶全部擴大,令窗戶變成近乎正方形,又將角落的位置改建為豪華套房,讓住客置身房內即可看到令人讚歎的市區景色,地面一層亦徹底地經過重新設計。現在室外有圍繞大廈的寬敞陽台,以前的職員停車場現在則改為「花園」閣樓。大廈入口處的路磚縫隙之間長出了一棵巨大的桂樹,保育這棵樹是與香港政府達成的文化保育協議其中一部分。

這棵桂樹可說成了酒店的標誌。The Murray位於皇后大道中後方遠處,擁有香港公園與山頂的美景,這在香港眾多豪華酒店中並不多見。酒店內幾乎每個房間都坐擁蒼翠景色,就連位於花園那一層的典雅餐廳The Tai Pan外都有一堵綠色的高牆,將紅棉路的車水馬龍擋在視線之外。

至於酒店的內部設計,福斯特建築事務所盡情發揮創意,效果足以與香港任何一間頂級豪華酒店媲美。酒店內白得發亮的地板與深黑色的大理石桌子相映成趣,到處可見金色的裝飾點綴其中,而酒店內陳列多件定期更換、令人歎為觀止的藝術品,則為整體設計帶來一點玩味。酒店的拱頂大堂內,懸掛了南韓藝術家樸善基以碳為素材、形如水晶吊燈的作品,便是一個好例子。
此外,天台酒吧Popinjays將於夏季末開幕。酒吧附設寬敞的戶外陽台,你不但可以在享受美味雞尾酒時眺望維港景色,還能欣賞到港島區的秀麗山景。
福斯特與香港有頗深的淵源,1998年落成的香港國際機場,以及位於中環、形似組合玩具的滙豐總行大廈均出自其手筆,而The Murray這個項目則更見豪華氣派。滙豐總行大廈的設計有風水先生參與提供意見,這幢大廈與The Murray有個共同的設計特色,就是大廈高層均設有可俯瞰城市景色的酒吧,不過前者的酒吧經已結業。
紐約,Public酒店

曾獲普利茲克建築獎的赫佐格和德默隆建築事務所曾負責多個著名設計項目,包括倫敦的Tate Modern現代美術館及香港中區快將開幕的大館古蹟及藝術館等。這家建築事務所獲Morgans酒店集團及精品酒店品牌Edition的創辦人Ian Schrager委託,為Schrager位於紐約中城區的全新Public酒店擔任設計師。這間於去年夏季開幕的酒店,氣派豪華之餘又不失粗獷。赫佐格和德默隆建築事務所目前則正為Schrager旗下位於紐約市的160 Leroy及40 Bond兩幢住宅大廈設計。
杜拜,Me by Meliá酒店

預計今年稍後開幕的Me by Meliá酒店位於阿聯酋的大都會城市杜拜,這個由英國建築師Zaha Hadid操刀的酒店物業,具備了她的革命性設計理念的各項特徵。這家豪華酒店位於杜拜市中心的Opus大樓內,是唯一一家從裡到外都由她設計的酒店,到處都可見到其作品中經常出現的「彼此聯繫」主題。酒店是Hadid於2016年逝世前設計的,大樓中央挖出一個淚滴形的洞,表現她的作品另一個常見的主題:曲線。
奧維耶多,Ayre酒店

Santiago Calatrava以設計功能實用的橋樑和車站而著稱,紐約市內採用拱頂設計的世界貿易中心交通轉運站,以及位於Calatrava家鄉華倫西亞的蛋形City of Arts and Sciences博物館及表演場地,均出自這位建築大師的手筆。由他設計的酒店只有一間,那就是位於西班牙北部熱鬧的大學城奧維耶多的Ayre Hotel Oviedo酒店。酒店坐落於一座同樣由他設計、未來感十足的會議中心內,有著利落簡約的室內設計,有如太空時代的產物,與會議中心的風格配合得天衣無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