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別行政區

Soho House創辦人Nick Jones的感想

專為創作人而設的私人會所Soho House於香港上環開設分社,創辦人Nick Jones很榮幸它獲無國界公民的垂青

美國女演員梅根與英國哈里王子於2018年的世紀大婚在電視直播,吸引全球觀眾目不轉睛地盯著螢光幕。在英國,負責為英國廣播公司作旁述的是主播Kirsty Young。當鏡頭掃向教堂內的觀禮嘉賓時,她說道:「噢,我看到外子在教堂裡⋯⋯咦,還有我的女兒。」

她的丈夫便是會員制會所Soho House的創辦人暨行政總裁Nick Jones,亦是我這次的訪問對象。Jones是梅根的好友,這位新任薩塞克斯公爵夫人拍攝其成名電視劇集《金裝律師》期間,便經常流連Jones旗下的多倫多會所。據報,梅根和哈里王子亦在他其中一間會所初次約會,而她的婚前派對,據說更在牛津郡的Soho Farmhouse舉行。

另一個令Nick Jones成名的原因也是「金裝」,我所指的是西裝,準確點說,是因為他對這種服飾深惡痛絕。

香港《南華早報》在2018年5月刊登的報道配上這樣的標題:「專為創作人而設,並謝絕西裝的會所Soho House落戶香江,它會如何另闢蹊徑?」

Jocelyn Tam/@jocelyntamstudio

會所定於本月開幕,我非常懷疑它會否真的請穿西裝及皮鞋的人士吃閉門羹。但這裡的衣著規定倒不含糊:「會所旨在營造令人擺脫商界公務規矩的悠閒氣氛,會員應避免公務酬酢或穿正式西裝。」

Nick Jones與專業男士服飾勢不兩立,正好反映此君的性格充滿矛盾。我跟他相約於Soho House在倫敦白城的新會所(前身為英國廣播公司電視中心)見面,而我最想知道的,是他到底會穿什麼鞋。

且讓我先解釋為何我對此感興趣。一位堪稱男裝權威的朋友告訴我,過去兩個世紀見證了男服「勢不可擋的休閒革命」。當Nick Jones於1995年開設首間Soho House時,主要的爭議是該投向創作人不拘衣著的風格,還是堅守「西裝友」的陣營。我和Nick那一代人經歷過摘下領帶、捨棄西裝外套,繼而穿牛仔褲上班的蛻變過程;但到了今天,男士面對穿運動鞋還是皮鞋的抉擇時,仍是未有共識。要我穿運動鞋做採訪,總覺渾身不自在,因此我唯有中間落墨,穿上平日的沙漠靴。但若換了是Nick,這位論身份地位合該穿上拷花皮鞋的男士,又會如何選擇?

訪問開始時,我完全看不出答案,因為他站在吧枱後面。那時才早上10時,但無論是健身房、露台、泳池還是咖啡室都已人山人海,「目測」都是他的好友和同事。因此,在他移步至我桌前的一小段路中間,有無數「障礙物」擋在他前面,害他忙於擁抱、寒暄、道別、相約午飯、接聽來電。

一輪騷動後,他終於乖乖坐下,而我則悄悄地上下打量。他身穿T恤、鬆身棉質外套、舒適的灰色長褲,這身打扮無論是做運動或是在家中追看整季《金裝律師》都適合不過。至於他腳上的鞋履……待我容後再揭曉吧。

Credit: Jocelyn Tam/@jocelyntamstudio

會所內有不同國籍和背景的人士,他們的語言、膚色各異,正好符合創辦人Jones的心意。他說:「為什麼我們能屹立不倒,緊貼社會現況?因為我們的足跡遍及多個城市,所以才能內涵豐富、文化多元、海納百川。我們是真正的無國界公民。」

不過,雖說崇尚多元,但來這裡的人統統都是當模特兒或主播的材料。別誤會,這裡不是「外貌協會」,也沒有年齡歧視,只是幾乎每個會員都美麗可人。採訪當天,我眼前大多是成熟優雅的母親,而且絕非後天加工的「美魔女」,而坐在她們身旁的,是20出頭的女兒,同樣是天生一張開麥拉臉。

Jones表示:「所有會所均以人為出發點,而這裡的人全都親切友善、大方得體,隨便挑一個也可跟你閒聊一頓。」而他的確言出必行,不斷往返孟買至馬里布、多倫多至東京(會所繼香港之後第三個亞洲市場),與會員親切交流。一位職場達人曾創造出「微服管理」一詞,意指管理層四出走動,接觸客人,與前線直接溝通的管理理念,而Nick則傾向相信一切管理「都付笑談中」。

假如有人被蒙住眼帶進Jones名下任何一家會所,只要揭開眼罩,他就會馬上知道自己身在Soho House,這是Jones引以自豪的成就。但他現已減持會所的股份,並分別於2008年及2013年引入兩個財力雄厚的投資者,務求令會所的版圖不斷擴大,向曼谷、上海及紐約上州等地進軍。

這樣下去,會所會否像Jones曾任管理見習生的Trusthouse Forte一樣,變成全球連鎖酒店集團?他不是渴望逃離這種模式嗎?說是「恐懼」也許言重了,但似乎是這一點「憂慮」,造就出這間全新會所的美學風格,它位於上環和西營盤兩區交界。

Jocelyn Tam/@jocelyntamstudio

沒錯,會所裝潢仍由旗下的室內設計公司一手包辦,但概念全部有根有據,以用色為例,他們取材自香港電影名導王家衛的作品(應該是《花樣年華》而非《重慶森林》)。

在香港受教育的藝術家兼節目主持人Kate Bryan,現時是集團的藏品主管,而驅使她盡心策劃香港會所的藝術佈置的肯定是愛,因為會所收藏的作品,既有李傑和曾建華等著名藝術家的心血結晶,也有何藩、邱良、王禾璧及蔡仞姿的經典傑作,以至黎清妍、何兆南等新晉人才的出品,層面廣泛,反映她的深思熟慮。

不過會所創辦人最重視的始終還是會員,建築和室內設計只是次要。

Jones說:「我深深地愛上所有我們進駐的城市,還有那裡的風土人情。來香港之前,我對她並不熟悉,但我對她的印象是她跟紐約一樣充滿活力。」

雖然如此,若問Soho House視為目標對象的創意族群,選址香港似乎不是理所當然。Jones坦言這個城市雖然以「外國僑民和銀行家」為首的形象深入民心:「但只要深入探索,便會發現香港文化充滿創意活力。容我用上年紀人士的口吻說,這裡的年輕人確實令我刮目相看。」

話已至此,是時候揭曉他穿什麼鞋履了,是對咖啡色的皮鞋,質地非常柔軟,款式時尚,但好歹也是一雙皮鞋。也許,革命也有適可而止的時候。

編輯精選

發現更多

Cathay Travell Book

關於

這個網站囊括了國泰航空及國泰港龍航空兩本機上雜誌《Discovery》與《絲路》的精采內容。下次當你再乘搭國泰航空或國泰港龍航空時,歡迎取閱機上的印刷本雜誌。
Silkroad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