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里

馬德里:歐洲美食新寵兒

哪裡才是歐洲最炙手可熱的美食之都?巴黎、倫敦及哥本哈根當心了,因為馬德里大膽創新的料理將有望挑戰最新美食王國的寶座

我坐在一間白得刺眼的餐廳中,頭上懸吊著六把剁肉刀,搖搖晃晃的刀鋒令我心神不定。令我無法集中精神的還有一道又一道的美食︰醃仙人掌葉包裹著牛肉他他墨西哥夾餅、幾可透光的薄切生牛肉片對摺圍繞在搗碎的黑松露鋪放,還有擱著原隻蛋黃的鵝肝塊。

我抵達馬德里不足一小時,已馬不停蹄地執行任務,探究當地備受吹捧的新餐廳到底是否名不虛傳。過去半年,食評家、記者、大廚和老饕都將注意力從巴黎、倫敦及哥本哈根轉移到馬德里,令後者成為歐洲現時最令人期待的美食之都。

Adrian Morris

我的首站是餐廳Sala de Despiece,店內燈火通明,反映這裡著重食物質素多於用餐環境的宗旨。食客坐在長吧檯旁,看著多位大鬍子廚師一字排開,施展正宗西班牙廚藝,全神貫注地炮製油香滿溢、鹹鮮撲鼻的西國美食。店內到處都是本生燈,食客最好放下手機,專心品嚐每一道宛如迷你藝術品的菜式。近乎神聖的氛圍容易予人矯揉造作之感,但我卻感受到他們致力炮製美饌的真心誠意,而他們的努力,讓我品嚐到今年最美味的其中一道盛宴。

餐廳老闆Javier Bonet爽朗健談,他侃侃說道︰「一直以來,馬德里都離不開懷舊二字,不斷再現100年前西班牙人喜歡的風格。可是我們想告別老派裝潢和傳統菜式,讓馬德里與時並進。這裡人人都沿用著那套數十年來一如既往的烹調手法,因此我們必須打破成規。」

抵埗前,我對馬德里的餐飲印象,統統來自早已過時的書本和電影。我心目中的馬德里,仍停留在紅衣女郎在鋅板吧檯呷著咖啡,或深宵中紅男綠女在城中鑲滿鏡子的西班牙小酒館內調情的畫面。可是在金融危機後,這座城市洗盡鉛華,相信曾說過「在馬德里,人人都在黑夜已盡時才入睡」的海明威亦會對此感到非常陌生,而尋求享樂和美食的人紛紛捨馬德里而去,改為前往東面的巴塞羅那。

不過,現在馬德里又一次扭轉乾坤,西班牙最享負盛名的大廚從臨海的巴塞撤退,回歸宏偉大道和古老宮殿林立的首都懷抱。雖然馬德里一直是個迷人的旅遊城市,可是那裡的普拉多美術博物館、提森博物館、索菲亞王后國家藝術中心美術館,甚至海明威的足跡,居然不再是遊客必訪的旅遊勝地,這是前所未見的。

Adrian Morris

抵埗第一晚,我選擇前往新派下酒小菜餐館Celso y Manolo用餐,創意與傳統碰撞的火花在碟上和舌尖爆發。所有菜式選用當地出產的時令西班牙食材,我品嚐了empanadillas de mostoles(吞拿魚番茄餃子)、caracolillos(橄欖油浸海螺)及taquitos con salsa de queso(小牛肉配藍芝士)。餐廳亦重新演繹傳統料理,如產自Cantabria區的有機小牛肋骨配阿根廷青醬,以及在切開一半的番茄上鋪滿綿滑的牛油果蓉,再澆上橄欖油和新鮮香草的chuletón de tomate,而新版本更增添了芒果和木瓜,味道令人喜出望外。餐館裝潢時尚,1950年代風格的吧檯及地磚,配合牆上的木製牛頭掛飾,在此拍照上載定能令社交媒體上的網友驚艷。這一切令我流連忘返,直至嚐遍牆架上一整排蜜糖色的雪莉酒才盡興而歸。

我對西班牙絕不陌生,我小時候經常在祖母位於安達魯西亞山區的家中度過暑假,但我對西班牙料理其中一個較深刻的記憶,卻是當年非常難吃的早餐。在Gaucin和Ronda這些山頂城鎮的早餐店內,蛋糕通常硬如石頭,甜點與鬆軟完全扯不上關係,而煎蛋總是吃得人滿嘴油膩。 幸好,我這趟周末美食之旅下榻的Gran Meliá Palacio de los Duques酒店,告訴我那些慘痛回憶已成過去。除了十分舒適的床舖和可俯瞰城中褐色屋頂的天台泳池外,酒店亦提供我夢寐以求的早餐自助餐。現場有一位侍應專責為客人手切火腿薄片,另一位則在番茄厚多士刨上大量黑松露。

我對西班牙絕不陌生,我小時候經常在祖母位於安達魯西亞山區的家中度過暑假,但我對西班牙料理其中一個較深刻的記憶,卻是當年非常難吃的早餐。在Gaucin和Ronda這些山頂城鎮的早餐店內,蛋糕通常硬如石頭,甜點與鬆軟完全扯不上關係,而煎蛋總是吃得人滿嘴油膩。

幸好,我這趟周末美食之旅下榻的Gran Meliá Palacio de los Duques酒店,告訴我那些慘痛回憶已成過去。除了十分舒適的床舖和可俯瞰城中褐色屋頂的天台泳池外,酒店亦提供我夢寐以求的早餐自助餐。現場有一位侍應專責為客人手切火腿薄片,另一位則在番茄厚多士刨上大量黑松露。

未幾我就明白火腿是全城迷戀的美食,酒店轉角甚至有間火腿博物館,但為了我們的腰圍、荷包、地球、當然還有味蕾(畢竟這是歐洲)著想,不少馬德里廚師已勇闖禁區,將肉類換成西葫蘆瓜和蘑菇等蔬菜。

Floren Domezain是他們當中的表表者。一個星期天,我在他開於Retiro Park公園旁的同名餐廳,品嚐他親手烹調的八道素菜。雅枝竹泛著油光、黑松露片包著煮得恰到好處的韭蔥、豌豆燉菜色澤翠綠;每道菜都令人目不暇給。此外,我跟其他食客更獲贈兩顆產自馬德里山區的心型椰菜作手信呢!

Adrian Morris

穿著金色緊身T恤(這點倒令人出乎意料)的Domezain來到我們桌邊,說道︰「我的家族是納瓦拉自治區的傳統農民,拿鋤頭比拿切肉刀多,因此我亦順理成章以蔬菜入饌。現時健康養生大行其道,大眾追求有機農產品實在合情合理。普遍而言,現時的馬德里是個令大廚磨拳擦掌的地方,因為它的美食潛力終於逐漸甦醒了。」

儘管當地飲食界燃起創新風潮,舊馬德里的一縷精魂仍然縈繞不散。行程最後一天,我去了Plaza Santa Ana廣場的Cerveceria Alemana 餐廳晚膳,神情肅穆的侍應身穿禮服,將一盤盤油膩的莎樂美腸和炸魷魚圈,扔在食客桌上一瓶瓶嗆喉的紅酒旁。餐廳自1904年開幕至今,厚重的紅木壁板和鍍金鏡子,彷彿讓人一下子回到昔日的馬德里。

Adrian Morris

雖然這裡的裝潢和菜式有別於當地的新派餐廳,但我在馬德里光顧的所有餐廳,均彌漫著莊敬自強的氣氛。它們都認真對待烹飪,讓食客享受到回味無窮的美饌體驗。雖然當地增添了純素菜式和燈火通明的餐廳,不過相信就算此時海明威舊地重遊,亦不會對馬德里感到陌生。

國泰航空設有由香港飛往馬德里的航班,每周有五班

編輯精選

發現更多

Cathay Travell Book

關於

這個網站囊括了國泰航空及國泰港龍航空兩本機上雜誌《Discovery》與《絲路》的精采內容。下次當你再乘搭國泰航空或國泰港龍航空時,歡迎取閱機上的印刷本雜誌。
Silkroad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