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飲講食

果醬封存的旅途回憶

果醬這種簡單食材的背後,其實蘊藏了無窮的創意靈感、旅遊印記,甚至跟朋友分甘同味的期待之情

在大銅鍋裡燉煮的水果漸漸融化成濃稠潤澤的凝漿,一縷縷馥郁的甜酸香氣徐徐飄出。這種把新鮮水果「鍊」成蜜餞的魔法,一直教我心馳神往。

我初次跟果醬相遇的情景,至今依然印象清晰。那年我才八歲,在茶餐廳看著店員把晶瑩的杏桃醬塗在剛出爐的牛油多士,我急不及待地把它一口咬下,頓時齒頰留香,甜美的味道久久不散。

後來我在加國留學,一個陰冷的冬日,我在茶水間找到一瓶自家製的蜜桃果醬,我「卜」一聲旋開了瓶蓋,瓶內瓊漿乍現眼前:雲呢拿糖漿浸滿一片片煮過的蜜桃。我舀了一羹送進口,又禁不住再多舀一羹,細味那只應於夏日出現的暖心滋味。從此以後,我便沉醉於果醬的精製藝術,不能自拔。

往後,我在飲食傳媒工作了十年,對做果醬的熱情只有與日俱增。我遇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廚師、食品製造商和餐廳東主,他們的創造力往往為我帶來啟發,讓我發掘出果醬的新口味。我曾先後為了Melba (雲呢拿雪糕伴蜜桃和紅桑子醬) 和Belle Helene (糖漬梨子伴朱古力醬) 兩款甜品,探索蜜桃、紅桑子、梨子與朱古力各種味道的可能,亦曾把特濃咖啡、楓糖漿、煙肉和洋蔥混在一起,製成濃郁的薄餅醬。

製作果醬,更讓我留住美好的旅途回憶,例如苦澀甘香的塞維亞柑橘、清爽的日本柚子、香甜的阿馬爾菲檸檬和芳香撲鼻的卡拉布里亞佛手柑,把它們製成果醬後,這些味道得以保存,變成我的旅遊紀念品。當中,我最喜歡的是別具異國風情的榲桲,這種味道酸澀的果實是蘋果和梨子的近親,只要加入檸檬汁慢火燉煮,其堅硬的金黃果肉便會軟化,變成橘紅色,並傳出淡淡花香,吃下去還有蜂蜜甜味,教我無從抗拒。

每年,我都會遠赴他鄉,採購優質榲桲,然後把它們製成足夠全年享用的果醬,最重要的,是留一些贈予摯友,因為大夥兒共晉下午茶,在鬆餅抹上果醬和柑橘醬,便是最美味的吃法。

看著好友吃著我製作的果醬津津有味的樣子,也許是我的最大樂趣。這令我領略到,當中可貴之處不在自家製果醬本身,而是為了追尋人生的小確幸所投入的時間和心血。而果醬,不僅凝住了時令的美味,更是回憶、遠方的風味和良朋樂事的結晶。

編輯精選

發現更多

Cathay Travell Book

關於

這個網站囊括了國泰航空及國泰港龍航空兩本機上雜誌《Discovery》與《絲路》的精采內容。下次當你再乘搭國泰航空或國泰港龍航空時,歡迎取閱機上的印刷本雜誌。
Silkroad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