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發展一日千里,懷舊這種風格題材雖未至於獨領風騷,但始終能另闢蹊徑,在流行文化中佔一席位。當建築物地標甚至整條海岸線的面貌,往往在無日無之的發展工程下夷為平地,大眾自然衷心希望昔日的美好事物能夠重現眼前,無論是兒時最愛的懷舊小食,還是風格獨特的設計品,往往令人懷念不已。
目光敏銳的本地企業家,當然不會對此訴求視若無睹。香港逸東酒店總裁羅寶璘便是當中的佼佼者。這間陪伴港人30載的老牌酒店位處油麻地,在她執掌之下,最近酒店完成改建。她在此增設畫廊、共享工作空間、廣播電台、放映室及音樂表演場地,把酒店變成藝文場所。同時,為了呼應油麻地區舊式店舖與餐廳的老香港氣氛,酒店特意採用了馬賽克磚、霓虹招牌、水磨石地板和鐵閘作裝潢。羅寶璘稱:「酒店的氛圍向訪客訴說老香港故事,向我們昔日的歲月致意。」
Stephanie Teng
負責該酒店翻新工程的紐約設計與概念顧問公司AvroKO,花上數月搜集資料,尋找獨特元素,令空間凸顯老香港情懷個性,並根據研究結果開闢新舊並存的天地,例如他們所設計的雙層吊燈,便是取材自香港常見的竹棚架。
除了逸東酒店外,全港各處亦不難找到以懷舊為主題的新場所和產品,當中不少從香港文化的黃金時代中擷取靈感。那些年,粵語流行曲雄霸東亞樂壇流行榜,而吳宇森及王家衛執導的電影更風靡全球。這種念舊情懷並非只為眷戀過去。在變幻才是永恆的香港,它更是一種意義的探求。
在香港出生的設計師Billy Potts語重深長道:「香港人一直有身份認同的問題,故港人愈來愈懂得更細膩地從某些物件甚至美學上辨認出本土文化的特質。以往被忽略的東西,如今卻令人產生情意結,被奉為香港特色。」

Stephanie Teng
過去幾年,駱駝牌的老闆梁澄宙一直忙於品牌重塑的工作,如推出全新圖案標誌,構思新的顏色配搭,又與各大品牌展開跨界合作,譬如日本知名茶館中村藤吉等。要數駱駝牌最大型的活化改造工程,當然是在九龍灣的舊廠原址重建成君立酒店。
梁澄宙從父親手上接管家族生意前任職建築師,他解釋說:「我們特意在酒店裝潢上融入保溫壺的設計細節。」當品牌的廠房搬至紅磡新址時,梁氏在舊地發現了多箱荒廢多時的組件,後將其當作小擺設,佈置酒店四周。酒店內亦設有藝廊,放滿品牌數十年來的復古產品和包裝設計,令這裡猶如小型博物館,重現香港經典設計。
梁澄宙續說:「近年有一股本土復興熱潮,不少港人轉趨支持本地工業。這裡陳列的都是不折不扣的本地出品,因此份外有意義。」但他認為這股熱潮並非港人自發,而是全球化在世界各地所產生的效應。「來自各種文化背景及階層的人,均希望重拾所屬社群的特色。香港人亦同樣懷緬舊日的輝煌時代,因為那段風光日子為我們製造了不少集體回憶。」

「住好啲」也許是第一個真正標榜集體回憶的品牌,品牌的英文簡稱「G.O.D.」,正好是中文名「住好啲」的諧音,店內售賣各式各樣的服飾、家品和紀念精品。
創辦人楊志超留意到過去20年大家對港式風格的態度有所轉變。他說:「今時今日大家都有志於推陳出新,將傳統活用於當代生活之中。」
「住好啲」自家系列的家品和服裝將傳統變得出奇地時尚,體現新舊並存的特色。除此之外,城中的小店亦接二連三高舉懷舊香港的旗幟。其中,位於灣仔的芬名酒店同樣主打復古元素,將其發揮盡致。這間精品酒店的設計師Maxime Dautresme 解釋創作意念:「酒店運用紅、綠、米三色為主色調,其實是來自天星小輪上的顏色,此外街邊的印章檔及補鞋檔等形形色色的攤檔,也常運用的紅和綠的色調。」
Stephanie Teng
復古情懷並非只流於追求美麗的表面。昔日的荃灣南豐紗廠經過活化,於去年12月重開,成為糅合藝術與時尚的集中地。旗下各個項目均與香港製衣業的悠久歷史息息相關,更請來舊日的紡織工人及女裁縫親臨工作坊,向公眾分享自身經歷,更與藝術家及設計師合作,引申全新項目。

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是荃灣南豐的旗下項目,聯合總監張晶晶喜見這幢經悉心活化的綜合大樓透古通今,吸引年輕一代以至其祖父母之輩聚首一堂。她有感而發:「我們要保育古蹟,更要設法從中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