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約卡

取道西班牙,前往人間天堂

Nigel Tisdall是識途老馬,懂得乘火車到達那裡。不過,你得首先乘飛機在西班牙東岸某個小島上登陸

乘坐慢速火車有許多好處。我乘搭的這一列正慢悠悠地前進,令我幾乎想將手伸出車窗外,摘一個從狹窄路軌旁的花園裡長出來的鮮黃色檸檬。Ferrocarril de Sóller著古舊的木製車卡,緩緩地駛向巍峨壯觀的特拉蒙塔那山區。這段鐵路由1912年已經開始營運,火車在路軌上行駛時發出的吱吱聲、汽笛聲、車輪轉動的聲音和排笛聲美妙地交織在一起,仿佛在說:「快跟我到遠離塵囂的地方去!」

從馬略卡島首府帕爾馬乘坐這輛迷人的火車北行至Sóller所需時間可以節省一半,不過省時並不是此行的重點。火車上每個人都懷著心照不宣的目的:以緩慢的步伐踏上這段風景如畫的旅程,好好欣賞這個屬於巴利亞利群島的迷人小島。事實上,觀光旅遊業在當地已發展得極為成熟和完備,歐洲人都知道,無論是想在沙灘上徜徉、沐浴於燦爛的陽光中、遍嚐美食,還是到處觀光,享受多姿多采的活動,這個深受旅客喜愛的小島都能令你感到心滿意足。

圖片:Juergen Richter/LOOK/Getty Images

馬略卡島的旅遊業去年喜獲佳績,旅客人數創下1,150萬人的新高峰。到底這個地方有什麼神奇的魅力?答案倒令人意想不到︰原來這與當地昔日的文化有極大關係。當地人一直保留自己的傳統,待人有禮、自惜自重,而且花很多時間在藝術方面。信手拈來的一個例子,就是Sóller火車站裡面有兩個小型藝廊,免費供遊客參觀。其中一個放了超過五十件畢加索的陶瓷作品,造型活潑,是典型的畢加索風格。另一個則展出米羅的畫作,這位超現實主義畫家與馬略卡島極有淵源,他的母親和妻子都是來自島上。如果你是米羅的擁躉,不妨到帕爾馬附近他的畫室參觀,畫室附近還有最近開幕的酒店Joan Miró Museum Hotel,這裡陳列了他的20幅真跡,可順道參觀一番。

圖片:Holger Leue/Lonely Planet Images/Getty Images

Sóller 火車站外的Plaça de sa Constitució廣場正舉行週六市集,甚為熱鬧。馬略卡島對市集十分熱愛,每天總有幾個地方在舉行市集。市集售賣鮮花、水果、土產芝士、草織籃子、舊物、嬉皮服裝,還有大量皮具和鞋履。馬略卡島是鞋履品牌Camper的家鄉,這是小島繼網球手拿度之後,全球最著名的產物。但對我來說,最吸引我的還是那裡的美食。市場售賣風味極佳的有機蜜糖、無花果杏仁糕pandehigo和味道濃郁的番茄、蜜桃和櫻桃,這種滋味在超級市場是找不到的。還有當地出產的一種布料roba de llengües是「舌頭布」,上面織出的條紋和圖案別具一格,而且十分耐用,可用來造手袋及家具等物品。

圖片:Ian Dagnall / Alamy / Argusphoto

Sóller有幾座風格優美而獨特的建築,往往令外地遊客驚喜萬分。20世紀初,島上的香橙和檸檬帶動全島經濟蓬勃發展,令當地有足夠的財力興建一座華麗的新銀行及以現代主義風格(即加泰隆尼亞新藝術風格)復修一座教堂。而氣派不凡的大宅Ca‘n Prunera就是這個時期的建築,現在則是一所博物館,裡面有不少精美的藏品,包括當時的古老家具及藝術品(包括塞尚、高更、Diego Rivera和Man Ray等),絕對會讓你羨慕不已。

帕爾馬有更多加泰隆尼亞現代主義全盛時期的輝煌建築,包括Plaça Weyler廣場的Gran Hotel酒店和Calle Monges街的Can Forteza-Rey大屋。海邊還有一座歌德式大教堂,祭壇的華蓋更是出自著名建築師高第之手,不要錯過。

我們都知道,欣賞藝術品會令人感到肚餓。雖然馬略卡島上現有七家米芝蓮星級餐廳,當地簡單的農家美味卻最能令你的五臟廟感到滿足。橄欖油麵包pa amb oli、分量十足的蔬菜雜燴tumbet和香辣肉腸sobrasada,都是島上美食,還有當地新鮮捕獲的鯛魚和琵琶魚。但在Sóller最出名的還是大蝦,全都在在附近的碼頭上岸。街市在下午一點收市,所以我要趕去魚檔買一點。

幾分鐘後,我已經坐在附近的酒吧,點了一杯馬略卡島玫瑰紅酒,等待烤大蝦的美味。加點麵包、檸檬和橄欖油同吃,人間也可以變天堂。小島上出產的萄葡酒,在西班牙之外較少人認識,但我那杯FincaSonBordils出品的佳釀風味實在極好,因此當酒吧老闆提議,不如再來一杯時,我毫不猶疑地答應了。接著,老闆對我說他正在尋找代理人,希望將這種酒運銷海外。我腦海中忽發足以改變人生的奇想︰我想移居這個陽光普照的地方,做葡萄酒的生意,每天早上在泳池游上25個來回…

其實這也不是什麼有新意的夢想。島上隨處都可見到華貴的遊艇和豪華大宅,橄欖樹遍佈的山丘上,有外牆爬滿豤杜鵑的度假屋,說明這裡是陽光燦爛的夢想樂園。這樣的一個好地方,當然率先吸引貴族和藝術家前來島上度假,西班牙皇室很早以前就經常在夏季前來度假。1867年,奧地利大公Ludwig Salvator更在山上興建大宅,並開闢不少優美的行山徑,至今仍然為人使用。

圖片:Hauke Dressler/LOOK/Getty Images

另一個早期情迷馬略卡島的是英國詩人、作家及古典主義者格雷夫斯。他最著名的作品是自傳《Good-Bye to All That》,內容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瘋狂;另一本則是小說《I, Claudius》。今天人們相信會認為他是影響深遠的文學家,但他在1929年來到Deià這個村莊時,只是個不想囿於傳統朝九晚五上班生涯的窮光蛋(如果你在亞洲居住,那就是24小時全天候)。格雷夫斯於1985年逝世,但生前有很多知名作家、電影明星和藝術家川流不息地來到這裡拜訪他,荷李活女星Ava Gardner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等都曾是他的座上客。今天,格雷夫斯的故居Ca N’Alluny已變成一間迷人的文學博物館,特拉蒙塔那山區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而Deià亦開設了著名的豪華酒店Belmond La。

圖片:Daniel Farson/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格雷夫斯的其中一項文學成就,就是將《A Winter in Majorca》翻譯成英文。這本書由法國女作家Aurore Dupin以「喬治.桑」的筆名出版,她思想前衛激進,愛抽雪茄和穿長褲,在1838至39年與戀人來到島上過冬,而她的戀人就是當時28歲的波蘭作曲家蕭邦。遊人可以前往Valldemossa鎮的加爾都西會修道院,參觀二人居住的地方,看看那座蕭邦在巴黎訂購的鋼琴。這座鋼琴在他們離開前的三個星期才送達。那年的天氣不好,但蕭邦在這裡寫出了不少深為後人喜愛的前奏曲。你可以在這個美麗的山谷找個地方坐下,用喜歡的音樂播放裝置細聽第4、15、17和23號前奏曲。這些動人樂曲灌注了他在這裡生活時的情感,第15號前奏曲又名《雨滴》,可能會令你黯然落淚。蕭邦在寫下這首樂章十年後,就因肺結核逝世。

還好馬略卡的天氣都以藍天白雲,陽光普照的時候居多。要從S蜿蜒,海水輕拍岸邊、小船和腳踏船在碧波上盪漾,海濱長廊上盡是酒吧和餐廳,十分適合一家大小前來享受天倫之樂。馬略卡島其中一個優點,就是有不少出色的酒店,包括居高臨下的五星級卓美亞索勒港水療酒店,至於中價酒店則有Esplendido,這間瑞士酒店平易近人,散發出海邊獨有的輕鬆時尚格調。

如果你喜歡到處散步或者踏單車,可以入住山上價廉物美的Petit Hotel Alar酒店。熱戀中的情侶則可以選擇帕爾馬附近的Cap Rocat酒店,這裡曾是懸崖上的軍事要塞,現在卻搖身一變,成為氣派不凡的豪華酒店,沒有吵鬧的小孩,讓情人可安靜地在此共度甜蜜時光。當地的星級設計師Antonio Obrador將這裡的炮台改建為寧靜的天台,並放上躺椅,又加設無邊際泳池,讓旅客可以盡覽四周的美景。馬略卡島引人入勝之處就在此,這裡到處都可發掘到鮮為人知的景致、隨時都能感受簡單的快樂。

國泰航空設有由香港飛往馬德里的航班

編輯精選

發現更多

Cathay Travell Book

關於

這個網站囊括了國泰航空及國泰港龍航空兩本機上雜誌《Discovery》與《絲路》的精采內容。下次當你再乘搭國泰航空或國泰港龍航空時,歡迎取閱機上的印刷本雜誌。
Silkroad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