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

這是歐洲最快樂的城市嗎?

為何有這個念頭?皆因丹麥人的生活質素和快樂指數人人稱羨,其首都哥本哈根尤其令人嚮往。就讓James Clasper用一天的時間,示範何謂地道丹麥生活

在哥本哈根,有酒吧斟一杯嘉士伯啤酒需時15分鐘。那是因為它是「慢啤」,金黃色的瓊漿從古老的捷克啤酒栓緩緩淌下,造出更香醇幼滑的口感,亦體現了哥本哈根的本色。悠然自得的丹麥首都,比世界上其他城市都來得懶洋洋。

且看居民如何在市內穿梭:當地約六成二人口每天都以單車代步,當中大部分在冬季亦然,因而有「維京單車鬥士」之稱,還有四分之一家庭以載貨單車接送孩子。現時市內擁有逾390公里的單車徑,而且大部分都與馬路分隔,十分安全。

因此,踏單車是體驗丹麥生活及展開哥本哈根周末遊的理想方式,亦可以說是市內最快捷的交通模式。這個城市面積不大,因此喜歡步行的人在這裡同樣如魚得水,全市幾乎每個角落皆徒步可達;市中心更有多條街道被劃分為行人專用區,豈不妙哉?

Credit: Ulf Svane

哥本哈根的地勢雖然就像煎薄餅一樣平坦,但要長時間踏單車亦頗為勞累,因此周末遊理應由一頓正宗丹麥早餐開始,食物包括新鮮出爐的麵包、酥皮點心和咖啡。我們通常會去餅店買幾個黑麥麵包和肉桂卷,但也不妨對自己好一點,前往手工麵包店Juno去,店內出品的肉桂卷總是引來大批顧客在門外排隊輪購;此外,我們亦可前往位於Christianshavn運河區的咖啡室 The Corner,那裡的酥皮點心同樣有不少捧場客。店裡的酥皮點心都塗上一層由發酵牛肉汁與發酵咖啡調製的汁液,教人回味再三。這種美味的發酵調味料是在咖啡室與Noma餐廳共用的「發酵實驗室」內調製出來的。Noma就是令哥本哈根在美食界一舉成名的星級食府,下文將會談及。

盡情補充體力後,我們便向城區進發。途中,我們橫過 Inner Harbour Bridge 橋,這是五條供踏單車或徒步穿梭這個港口都市的橋樑之一;我們最喜歡的是 Circle Bridge 橋,由冰島裔丹麥藝術家Olafur Eliasson設計,以幾個圓形交疊而成的橋面,由恍如輪船桅桿的軸柱支撐。這些美麗的橋樑令人不論步行或踏單車都倍感愜意,由此可見哥本哈根有志成為世上最健康都市的抱負。

進入城區後,我們會避開阿馬林堡王宮《美人魚》雕塑等旅遊熱點,前往較冷門的好去處,例如前肉類包裝加工區內的藝廊,或是擁有迷人冬日花園和雕塑藏品的新嘉士伯美術館

另一個好去處則是植物園,那裡網羅丹麥最大批作科研用途的植物;這裡還有熱帶溫室,對身處寒帶的當地人來說,一年四季都極有吸引力。我們也可前往潮流社區北橋區,在林蔭夾道的 Assistens Kirkegaard墳場中漫步,這是童話大師安徒生長眠的地方。繼而到 Jægersborggade大街蹓躂,這條美麗的大街鋪上鵝卵石路,沿路有不少新潮精品店,不過星期六只營業至下午2時(還記得我說過哥本哈根是一個悠閒的地方嗎?)。

不經不覺到了午餐時間。如果時間不多的話,可以買隻熱狗邊走邊吃;熱狗成為丹麥快餐食物,已有近百年的歷史了。我們最喜愛的熱狗檔,正是位於前肉類包裝加工區的 John’s Hotdog Deli。如果時間充裕,就會前往 Restaurant Palægade餐廳,享受一份以現代口味演繹的傳統smørrebrød開面式三文治。

Credit: Ulf Svane

你或許很想知道我們何來這麼多精力,答案就是在工作和生活之間取得健康的平衡,正如國家官方網頁所說的「丹麥式生活」。丹麥人享有極其靈活的工作模式,例如可選擇在家工作,或是何時到辦公室上班。跟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數據顯示,丹麥人的平均工時比大多數國家的人都要少:約為每年1,410小時,亦即每周27小時。此外,其他國家平均有13%僱員每周工作逾50小時,而在丹麥則只有2%。

我們美好的丹麥式生活顯而易見。平日下午4時,大部分人已下班回家,哥本哈根最繁忙的鐵路站更設有告示牌,提醒乘客繁忙時間是下午3時半至5時。僱員每年更可享最少五周有薪年假,還有額外的有薪產假和侍產假;難怪最近丹麥在全球勞動人口快樂指數中榮登榜首。

事實上,丹麥人在全球最心滿意足的人排行榜上經常名列前茅。在聯合國最新一期《世界快樂報告》中,丹麥排行第三,僅次於芬蘭和挪威,不過丹麥人不太可能會對這個名次耿耿於懷,甚或對北歐鄰居產生妒意。丹麥是福利國家,國民收入差距不大,並可享有國家穩妥的社會保障,人民互信度亦高。除此之外,還有丹麥特有的hygge概念,相信很多人都聽過;籠統而言,這個字意指安逸舒適或溫馨,形容在與好友相聚等小確幸當中,那份難以言喻的窩心感覺。誠如快樂研究院(不錯,它確實存在)主管Meik Wiking所指,這是「丹麥式快樂之中被人忽略的要素」。

Credit: Ulf Svane

當然,蠟燭是製造hygge的重要材料,因此丹麥是歐洲消耗最多蠟燭的國家,每人每年的消耗量約六公斤。如要添置蠟燭,我們會前往 DanskDoraHay 等室內設計精品店。那裡有不少時尚瓷器或設計家具,吸引人將它們帶回家,但我們會奮力抵抗誘惑,因為我們希望保持斗室簡潔整齊。

逛過商店後,是時候到海港暢泳。別擔心,海水很乾淨,唯一的問題只是水溫過冷。但若踏單車前往位於海濱的 La Banchina餐廳,則可從餐廳的棧橋躍進大海暢泳,之後再到燒柴的桑拿浴室暖身。

Credit: Ulf Svane

另外,我們也可租用太陽能小艇GoBoat在海港上悠閒蕩槳,它易於操控,更配備野餐餐桌。我們會按照計劃,到 Torvehallerne食品市場採購小食,並到Rosforth & Rosforth選購進口葡萄酒到船上享用。Rosforth & Rosforth每逢星期六下午,都會在其中一道海港大橋下提供免費試飲。這家酒行專營現時在哥本哈根大行其道的天然葡萄酒,亦即極少加工、只採用天然原生酵母發酵而成的「葡萄汁」來釀酒。要一嚐這種大熱美酒的滋味,可前往Ved Stranden 10,這家葡萄酒吧的侍酒師將從店內數十款葡萄酒中,為你找出令你驚喜萬分的口味。

晚餐時間到了。最理想的安排,是預早於Noma2.0留座。這家餐廳於15年前面世,開創出以本土時令食材入饌的烹飪風格,曾四度被譽為全球最佳餐廳。總廚RenéRedzepi於去年將Noma本店關閉,並於今年2月遷址重開,令它再次成為城中最熱門的食府。不過,餐廳訂座輪候名單已遠超40,000人,因此我們有很大機會要到別處用餐(Noma的晚餐索價2,250丹麥克朗,亦即約3,000港元,注意,費用並未包括葡萄酒,這筆交易定能令我們的銀行經理高興萬分)。

Credit: Ulf Svane

幸而,Redzepi開創的「新派北歐菜」早已在哥本哈根開枝散葉,不少出身於Noma的廚師亦已自立門戶,開設自己的餐廳。Amass就是其中一個例子,由前Noma總廚MattOrlando於2014年開設;餐廳位於新潮的Refshaleøen島上的工廈,牆壁上全是奪目的塗鴉,供應價格相宜的時令美饌。Spisehuset同樣受本地人喜愛,這家格調悠閒的餐廳位於前肉類包裝加工區一條後巷內,呈獻實而不華的新穎菜式,採用有機和生物動力生產的食材炮製。

時移世易,質素更佳而更符合可持續原則的食品,現時在城中隨處可見,由超級市場和餐廳,以至公營機構的飯堂,均可享用得到。最出人意表的,是市內公營機構的飯堂供應的食物,近九成均以有機食材製作。

飽餐一頓後,我們會欣賞現場音樂,如果是星期日的話,不妨到爵士樂會所La Fontaine欣賞它於晚上舉行的即興演奏。之後,我們會到傳統的værtshus酒館喝杯睡前酒,「慢啤」發源地Vinstue 90酒吧是其中一個選擇。丹麥傳統酒館室內燈光昏暗,而且煙霧瀰漫(法律漏洞容許我們可於部分小酒吧裡吸煙)。雖然市內的衛生部門肯定不會認同此等行為。不過,既然官方保健計劃的口號是「哥本哈根人,享受生活吧」,我們自然樂意遵從了。

香港、哥本哈根生活質素大比拼

如果點上幾支蠟燭就能營造出hygge的小確幸感覺,也許香港人就能如丹麥國民般「幸福」。兩地居民的生活究竟有多大分別?

每周平均工時

香港: 50.1小時
哥本哈根: 39小時

平均空氣質素

香港:每立方米29微克PM2.5污染
哥本哈根:每立方米11.1微克PM2.5污染

年假

香港:7 至14日,加上當地公眾假期
哥本哈根:五周,加上當地公眾假期

有薪產假

香港:女士產假十周;男士侍產假三天
哥本哈根:伴侶可分享52周產假

單車徑總長度

香港:約220公里
哥本哈根:約390公里

2017年失業率

香港:2.9%
哥本哈根:5.7%

個人入息稅

香港:15%
哥本哈根:37 – 53%

米芝蓮星級食府數目

香港:63家
哥本哈根:15家

編輯精選

發現更多

Cathay Travell Book

關於

這個網站囊括了國泰航空及國泰港龍航空兩本機上雜誌《Discovery》與《絲路》的精采內容。下次當你再乘搭國泰航空或國泰港龍航空時,歡迎取閱機上的印刷本雜誌。
Silkroad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