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以十萬計的大學生剛剛迎來新學期。現代大學的起源可追溯至11世紀的歐洲,當時的年輕人會跟隨傑出學者學習,準備日後投身法律界或在宮廷中從政。
昔日出現的大學,至今依然屹立,與當年唯一的分別,是現在吸引了全球各地的莘莘學子前來就讀。就以英國的劍橋大學為例,國際學生的人數於過去七年已上升約兩成,現時全校接近20,000名學生當中,就有約1,600人來自海外。
入讀這些歷史悠久的學術殿堂,即使是對當地的年青人來說,也會感到誠惶誠恐。那麼對於來自地球另一邊的新鮮人來說,又有怎樣的體驗?我們邀請幾位現正就讀的學生和舊校友,請他們講述在著名的古老學府求學時的感受。
閱讀更多歐洲旅遊文章:
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
1088年創校
撰文:張潔瑩,設計、時裝及奢侈品工商管理碩士,2015至2016年畢業
我從來沒有打算到海外留學。畢竟,我在香港生活安穩無憂,某程度上更可說是太過安穩。因此,我決定走出安逸,到其他地方去增廣見聞。

博洛尼亞大學自創校以來一直不斷教學,是西方世界現存最古老的大學,校友包括詩人但丁,以及修讀醫科兩年後退學的Giorgio Armani。我們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於16世紀建成、有如豪華宅邸的校舍裡度過;校園內遍佈中世紀建築、畫作和雕塑,成為學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國際學生不斷前來,為這個古城傾注活力,但同時又未被遊客擠得水洩不通。四方區一帶的橫街窄巷,藏著無數寶藏,包括街頭賣藝人和小酒館。我最喜歡有500年歷史的Osteria del Sole酒吧,以供應葡萄酒為主;我們進行小組討論時,都會來這裡,這家酒吧可說對我們的學業極有幫助。
在外地生活從來也不容易,尤其是在非英語國家。我們將母語、習以為常的文化背景和已有的成就拋開之後,到底還剩下什麼足以讓我們在說服世界之餘更能夠說服自己,我們仍然有能力實踐理想?唯有不斷接受挑戰,我們方能建立自信。這是我從我深愛的博洛尼亞大學帶走的最寶貴一課。
對新鮮人的建議:「積極投入城市生活」
張潔瑩現於米蘭一家數碼市場推廣機構 任項目經理
巴黎,索邦大學
1150年創校
撰文:鄭俊勤,哲學史、形上學及現象學哲學碩士,將於2019年6月畢業
我於2017年從香港中文大學畢業後,決定負笈法國升學。我當時雖已學習法語數年,對這個國家的認知卻只流於表面。當我抵達巴黎時,對當地的多元文化大感驚訝,對這座城市的面貌亦感到非常陌生。我對花都的印象都是來自書籍和照片,以為這裡是個到處遍佈19世紀建築的浪漫之都,但原來市內亦有許多新型建築物,風格與高雅的古典主義完全無關。

我在巴黎第四大學(亦即是人稱的索邦大學)就讀,箇中的體驗既如我所料,但又十分獨特。我在此學習許多以前並不認識的事物,例如阿拉伯哲學。法國與香港學者的學術取向大相逕庭,例如17世紀的神學家BlaisePascal是法國學術傳統當中一個重要人物,但他在英語國家卻並未受到同等的重視。我還要學習法式研究方法,包括嚴謹論證和文本精讀,還需要做explication de texte(即文本剖析)的功課;這種功課要求學生將大段的文本分拆成多個小段落,藉此分析各個理念之間彼此關聯的脈絡。我又要學習如何建構problématique,即是研究的論題,也就是怎樣提出一連串的論證,這種方法對於學術寫作非常重要。
雖然索邦大學歷史悠久,地位崇高,卻沒有給人一種高不可攀的感覺。我和同班同學均視彼此為追求知識的同道中人,而非競爭對手,因此我們可以坦誠而自由地進行討論。這份自由、平等和博愛的精神,正是對法國共和價值的精確詮釋。
給新鮮人的建議:「踏出令你感到安逸的舒適區,融入法國社會」
英國,劍橋大學
1209年創校
撰文:Sijia Jiang,政治哲學碩士,2011至2012年畢業
由聖約翰學院的嘆息橋,以至國王學院禮拜堂的歌德式建築,都可見到這座中世紀大學城處處洋溢永恆之美。你甚至可租一艘平底船沿著劍河而上,再走到當年為牛頓遮蔭的蘋果樹下看看;相傳他正是坐在樹下,推敲出萬有引力理論。劍橋有無數值得懷念的人和事,如此醉人的仲夏午後,只是其中之一。

作為劍橋學生,意味著身邊盡是古今傳奇偉人的蹤影與事跡。你現在住著的房間,可能曾經是美國詩人Sylvia Plath的宿舍;或者前往英國生物學家Francis Crick宣佈發現DNA的The Eagle酒吧暢飲。我有一次更曾見到霍金前往他最喜愛的中菜館去。無論在課堂上還是酒吧裡,都同樣可以聽到不少令人茅塞頓開的言論。
劍橋學生與牛津大學(以及《哈利波特》的霍格華茲魔法學校)的學生一樣,最典型的體驗是前往「舍堂」出席學院的正式晚宴,學生全體一律身披黑色長袍,走進燭光搖曳的飯堂內,先以拉丁語作感恩禱告,然後在長桌前就席。
劍橋的階級制度非常分明,許多幾個世紀前訂下的古老規矩,至今仍然保留。例如除了院士以外,其他人均不可踏足學院的草坪。每逢冬季,夜晚特別長,還有從遠處北海吹過來的刺骨寒風,但划艇隊成員依然會於早上6時前起床,在劍河上練習,應付每年春季在倫敦舉行的年度划艇比賽,與牛津大學一決高下。
給新鮮人的建議:「不妨嘗試划艇,最少試一次……」
Sijia Jiang是路透社的記者
德國,海德堡大學
1386年創校
撰文:李昕,語言學碩士,2011至2013年畢業
美國小說家馬克吐溫曾形容海德堡在日間「美麗不可方物」,而在夜晚更猶如「銀河落九天」。他在這裡克服創作瓶頸,內卡河賦予他創作《頑童歷險記》的靈感,而他旅居這個德國西南部城市的歲月,則記錄於《A Tramp Abroad》一書。馬克吐溫絕非唯一一位在這座古城覓得繆思的訪客,多個世紀以來,無數作家、藝術家和學者,包括歌德和Josephvon Eichendorff,都曾在城中的鵝卵石街道上蹓躂,觀賞醉人的浪漫風光,並到訪德國最古老大學的講堂。

海德堡大學是德國頂尖學府之一,學生人數佔全城人口五分之一。不妨圍繞舊城區漫步,以Universitätsplatz大學廣場為起點,前往Old University舊大學大樓的大學博物館,以及洋溢新文藝復興建築風格的Alte Aula禮堂;這是大學的主要禮堂,經常舉行公開音樂會和講座。學生監獄(對,你沒有看錯)隱藏在某條窄巷裡,於1778年至1914年間用來囚禁行為不檢的學生。你可走進牢房裡,參觀當年的「囚犯」留下大量有趣的塗鴉。
整體而言,海德堡城市本身和大學的氛圍都頗為親切。城中的主要大道是歐洲其中一條最長的購物街,沿途不乏口味地道的餐廳,而Zeughaus-Mensa im Marstall學生飯堂更是備受讚譽的食府。餐廳位於昔日的皇家馬廄裡,被譽為全德國最出色的學生飯堂。結束一天行程前,可到海德堡城堡或「哲學家之路」散步,欣賞迷人的城市風光,或是前往學生最愛的酒吧街Untere Strasse晚酌一杯。
給新鮮人的建議:「加入『verein』(俱樂部),可令你的社交生活更豐富」
李昕現於香港出版界工作
國泰航空設有由香港飛往歐洲13個航點的航線,詳情請瀏覽 cathaypacifi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