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美食

細說本土特色街頭小食販的風霜故事

從豬血粥到鵪鶉蛋,只要香港尚有街道,到處都必能看到街邊小販的蹤影

在老香港的印象裡,現在的秋天跟以往完全不同。以前中秋節前後,已是毛衣出籠的時候;但現在,天氣炎熱得可以穿上T恤和短褲來過節。不過,即使現在炎熱的日子徘徊不去,用炭爐煨番薯和炒栗子的香氣,依舊令人聯想起香港的秋季。

每年大約10月上旬開始,潮濕悶熱的暑氣漸消,迎來涼爽的天氣,這時街道上就會飄來這股香氣,甚至穿過打開的窗戶飄進室內。通常香氣來自賣煨番薯、炒栗子和鹽焗鵪鶉蛋的攤檔,小販將這些美食裝進紙袋裡,交到學生和上班族手中;然後他們急不及待地打開,享受藏在裡面的好滋味。

除了煨番薯和炒栗子外,昔日香港的街頭美食還有魚蛋、豬大腸、炸豆腐和雞蛋仔(呈小型雞蛋狀的窩夫餅),以及用拉糖絲和花生碎製成的鬆脆龍鬚糖等。

Atlantide Phototravel / Corbis Documentary / Getty Images

自香港開埠以來,就有小販在街上出售食物。在英國管治初期,小販已踏遍城中的小路與斜巷,兜售時令蔬菜、鹹魚和新鮮屠宰的肉類。不論男女,都以抑揚頓挫的腔調高聲叫賣。曾在香港傳教的英國牧師JNacken在一封寫於1873年的書信內,就曾將這種情景形容為「叫賣之聲不絕於耳」。

他在信中寫道:「華人都普遍早起,但賣粥的小販起得更早,在日出前一至兩小時已經起來。」他又描述小販如何利用竹製扁擔,將兩個木盒挑在肩上;每個木盒裡放著一鍋白粥,以小型炭爐加熱:「白粥的配料甚多,包括豬紅、魚片、豬腰和肉片等,還有加入桑白皮或薏米同煮的白粥,選擇十分多。」

到了1950年代,除了流動小販之外,還出現了數以百計的「大牌檔」。這是以鐵皮搭建的小屋,外面髹上綠色,大多在碼頭和工廠區一帶出現,為推動香港經濟起飛的工人提供價廉物美的平民美食。現在成為香港特色的「豉油西餐」,以中西合璧的豐膩口味見稱,其發源地就是大牌檔。而火腿通心粉或煎午餐肉三文治配熱奶茶,更是大牌檔早餐的首選。

在香港街頭擺賣的小販數目不斷增長,到了1970年代,數目已逾50,000人,令街道擠得水泄不通。政府為免令混亂的局面進一步加劇,於是推行小販發牌制度,安排他們在指定地點擺賣,但是牌照不能轉讓。結果,這種措施最終令整個小販行業面臨衰落和消失的命運。

對於熟食小販而言,末日更早出現。除了賣煨番薯的小販和少量大排檔外,法例規定任何人必須在固定舖位內售賣熟食,不得在街上擺賣。於是,此後有人若要出售滷水珍肝或臭豆腐等熟食,就要租用固定的舖位。

也有些人對法例視若無睹。多年來,在九龍又一村經常見到一個老翁踏著單車,兜售以木桶盛載的豆腐花,沿途高喊:「豆腐花!豆腐花!」。每逢農曆新年,香港多個地區就會出現夜市,裡面擠滿各式熟食檔,讓烤生蠔和咖喱魚蛋的香氣洋溢街頭。

那位賣豆腐花的老人家已有好一段日子沒有出現了。然而,隨著乾爽的秋風送來令人垂涎欲滴的煨番薯和炒栗子香氣,我們仍能憑著這些味道追憶美好的逝水年華。

編輯精選

發現更多

Cathay Travell Book

關於

這個網站囊括了國泰航空及國泰港龍航空兩本機上雜誌《Discovery》與《絲路》的精采內容。下次當你再乘搭國泰航空或國泰港龍航空時,歡迎取閱機上的印刷本雜誌。
Silkroad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