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沒人想在渺無人煙的荒城度宿一宵,但現在卻有一批與別不同的新式酒店在多個被荒廢的村莊內出現。這種被稱為alberghi diffusi(意大利語,意指「分散式酒店」)的新模式最早於意大利出現,旨在為人口下降、缺乏具發展潛力的產業或必須保育珍貴建築的農村,提供可持續經營的旅遊模式。這個模式成效卓著,現時意大利全國已擁有逾100家分散式酒店,業界更成立了Alberghi Diffusi National Association(分散式酒店國立協會)。這股風潮已吹到亞洲,區內的分散式酒店較著重保育歷史社區,避免因急速發展而被摧毀。
上海建業里嘉佩樂酒店

亞洲最近期的例子是2017年9月開業的上海建業里嘉佩樂酒店。它坐落於傳統的石庫門(指建有石造大門的住宅群)建築內,綿延22條里弄,是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的一部分。這個極具歷史意義的街區曾屬法國租界範圍;1930年代,法國地產公司Foncière et Immobiliere de Chine於區內興建住宅,讓中上階層的外商和中國商人毗鄰而居。
這個住宅區不敵歲月摧殘,結構嚴重受損。為了保育四合院建築,政府於2003年將該區劃為受保護地區,其後委託嘉佩樂酒店集團進行翻新工作。歷時兩年的翻新工程嚴格按照昔日的圖則進行,務求保留石庫門社區獨特的中西合璧建築元素,例如中式馬頭牆和西式紅磚排屋。
酒店擁有55幢別墅和40幢服務式公寓,位處徐匯區核心,區內小餐館和商店林立,加上居民的日常活動如洗衣、補鞋等,還有街頭叫賣的小吃攤檔,令該區好不熱鬧。
進入酒店範圍內,就會發現裡面與徐匯區居民的日常生活大異其趣。佔地2.3公頃的物業內有浪漫庭院、花園、圖書館和水療中心。酒店外的購物和餐飲廊由嘉佩樂集團管理,法國名廚Pierre Gagnaire最近在這裡開設了他在中國內地的首家餐廳兼酒吧Le Comptoir de Pierre Gagnaire,裝潢和餐單均洋溢昔日的法式上海格調,提供高級的餐飲體驗。
印尼的Jaya國際設計公司負責別墅的室內設計,法式家具和中式藝術品營造出融和中、法的情調。別墅採用令人感覺溫暖的木材和恬靜的翠綠色調,配備一至三間睡房,以及私人庭院、娛樂室、書桌、屋頂陽台和大理石浴室,還有專屬管家為下榻賓客提供貼心服務。capellashanghai.com
北京瓦廠酒店

瓦廠酒店毗鄰萬里長城慕田峪段,雖未如上海建業里嘉佩樂酒店般簇新,卻也是中國著名的分散式酒店項目,巧妙示範如何在振興掙扎求存的社區與保育歷史建築之餘,同時為旅客提供奢華住宿。
1980年代,居於北京的唐亮和丈夫薩洋首次到訪慕田峪。夫婦二人被萬里長城的清新空氣和美景深深吸引,遂租下一所村屋,並由無師自通的薩洋將屋子改造成洋溢典雅懷舊氣息的現代家居,其後更長居該處。薩洋繼續為私人客戶翻新村屋,引起地方政府注意。在村長的鼓勵下,他們著手發展可持續旅遊模式以振興當地萎靡的經濟,將古老的瓦廠改建成瓦廠酒店,共有25間可眺望長城的客房,以及11幢遍佈鄰近四個村莊的獨立別墅。brickyardatmutianyu.com
塞浦路斯Casale Panayiotis酒店


我在去年10月到訪塞浦路斯,見到當地因年輕人遷居城市,使不少古老村屋荒廢,然而政府積極鼓勵居民翻新舊屋,成效令人讚歎。不過絕大部分的情況都是地點分散的住宅在使用政府資金翻新後,成為在Airbnb上招攬旅客的民宿。不過,我們發現Troodos山脈有一個全面的村落翻新項目。
位於塞浦路斯中部一個陡峭山坡上的Kalopanayiotis,本是幾近荒廢的溫泉之鄉,於1900年代人口大量流失後一蹶不振。不過,曾經是當地居民的酒店創辦人JohnPapadouris卻矢志改變現狀;為了吸引旅客到訪,他租下大批空置房屋,然後翻新成經典與當代格調共冶一爐的Casale Panayiotis酒店,更在村內建設大量公共空間,包括接待處、休息室、咖啡室和葡萄酒吧,以及數家可供飽覽山脈風光的人氣餐廳。 casalepanayiotis.com
意大利Sextantio酒店

這是意大利首家成功轉型的分散式酒店。1990年代,細小的山城Santo Stefano di Sessanio人口急降,因為年輕人都搬到城市居住和找工作。2005年,Sextantio的一眾股東開始重建當地的建築物,將小城定位為吸引外國遊客的鄉郊懷舊旅遊勝地。酒店的31間套房現在看來十分豪華,但其實全都經過徹底翻新;有些曾是牧羊人小屋,有些前身是豬舍,還有多個地窖被改造成會議室、餐廳、葡萄酒吧和婚禮場地。過去十年,不少原居民回鄉開設餐廳、酒吧及提供各種旅遊體驗,令當地人口增加一倍。 santostefano.sextantio.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