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

回報可觀的活化計劃

政客及企業家都樂於在舊建築上大灑金錢,皆因盈利豐厚

2018年,《Discovery》預測本年將有三大主要旅遊趨勢:北歐再次成為旅遊熱門之選;亞洲古蹟保育項目將吸引更多人前往遊覽;以及保健養生旅遊業的發展將更精細更複雜。

這種說法未免過分簡單,而且不盡不實。歐洲對自己的歷史建築確是十分重視,更善加保護;不過,亞洲城市則被極速增長及毫無節制的現代化發展牽著鼻子走,假如舊建築阻礙發展便除之而後快,很少人會設法保育。

而且這種說法亦流於避重就輕,其實歐洲及美國的歷史建築毀於發展商手上的數目,遠比被炸彈炸毀的要多,而剩下的有好些只是僥倖逃出生天。今天,阿姆斯特丹、紐約的格林威治村及倫敦的柯芬園等地方,吸引數以百萬計的遊客前往遊覽。但其實在1960及70年代,阿姆斯特丹的運河幾乎被填平;格林威治村的街道已定期清拆,準備改建為高速公路;至於新古典主義風格的柯芬園市場建築,亦準備進行拆卸。這三個地方都全賴當地居民的堅持,發起反對清拆運動,最終才得以保存下來。

不論是社會、政治還是其他原因,如此大規模的本地抗議活動,在亞洲城市裡並不多見。大眾反而逐漸將保存歷史建築的期望寄託於個別人士、企業家、較有遠見的地產發展商及政府部門身上。然後,這些人或機構開始發現,拯救寺廟、胡同、殖民時代遺下的政府總部及古老小街並非只是好事一樁,更是一盤盈利豐厚的生意。

香港在保育方面,向來並非亞洲區的模範。但在去年11月,灣仔藍屋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最高榮譽的文化遺產保護獎。這個獎項為本地一年來進行的多項歷史地標項目畫上完美句號:其中包括位於紅棉道、由1960年代辦公大樓改建而成的The Murray酒店,以及西環日富里零售發展項目(這是由發展商District 15推動的石塘咀發展項目的首部分)等。

此外,中區警署亦將於今年夏季正式開幕,這是自中環已婚警察宿舍於2014年活化為文化基地PMQ元創方後,最大規模的歷史建築保育項目。

Urban Discovery是一個倡議團體,同時營運旅遊業務,其創辦人Estervan Steekelenburg表示:「過去幾年再次興起保育這類建築的潮流,這股風氣吹遍亞洲,曼谷、香港和雅加達都有類似的項目進行。」

「就以中環嘉咸街街市一帶的戰前舊樓為例,這種別具特色的唐樓以前只被視作尋常建築物,沒有什麼價值,但如今大家已經明白,並非所有事物都要看上去一模一樣的。」

文化保育除了令城市更適宜居住和提升社區意識等「軟性」效益之外,還有實際收益的數字作支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世界銀行指出,到了2030年,可持續旅遊將帶來18億美元(140億港元)的收益,當中大部分收入將惠及可持續發展與物質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育工作。

因此政府及私人發展商現在將目光轉向亞洲一些曾經繁盛顯赫的殖民地城市上,搜索當中日久失修的建築、被人遺忘的街道和破落的社區,打算將這些地方活化,改造為酒吧、咖啡室及共享工作空間等,重現昔日的風華。 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亞洲一些最新和最矚目的保育項目。

酒店:養雲安縵
地點:上海, 中國內地

企業家馬達東將在上海的廣告公司出售之後,尋找新的挑戰。於是他跟經營豪華度假村的安縵集團攜手合作,將明、清兩朝的建築物和10,000棵樟樹,完完整整地從江西省搬到700多公里外的上海市郊,重建成養雲安縵酒店,並於本月開幕。這是繼三年前開幕的成都博舍之後,中國另一個氣魄最宏大的同類型項目。另外,上海建業里嘉佩樂酒店亦於近日開幕,由1930年代的石庫門建築群改建而成,經過重新設計後,成為充滿上海法租界韻味的精品酒店。
aman.comcapellahotels.com/shanghai

街道:Escolta Street街
地點:馬尼拉

地位有如菲律賓的華爾街。菲律賓首間雪糕店就開在這條街上,第一座升降機亦是安裝於街上1919年落成的Burke Building大樓內。可惜隨著商業遷移至不斷發展的馬卡蒂及BGC區後,該區宏偉的新古典主義、布雜藝術主義及裝飾藝術風格建築亦逐漸變得日久失修。

時光荏苒,來到數十年後的今天,由當地Sylianteng家族與合夥人共同擁有的First United Building大樓,現在為Escolta Street街的重生打響頭炮。

First United Building大樓內現開設了The Den咖啡室和Fred手工啤酒吧,以及共享工作空間;至於街上其他大樓內,則有設計公司及博物館進駐。Escolta Block Party街頭派對於去年11月慶祝一周年,活動包括連串講座、表演及開放日。Van Steekelenburg補充:「忽然間,業主保留這類型的建築變得理由充分。」

建築:藍屋
地點:中國香港

藍屋建築群位於香港灣仔石水渠街,由三幢戰前的唐樓組成,現時分別全幢髹上寶藍色、芥末黃及橙紅色,被人稱為藍屋、黃屋及橙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評審在去年頒發卓越獎項予藍屋時,讚揚藍屋是「以真正共融的方式奠定市區保育的典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同時表示:「香港的樓價壓力之高,全球數一數二,民間卻付出前所未見的努力,保護被忽視的本地歷史建築。在亞洲區內以至全球各地,市區保育經常面臨重重困難,藍屋的保育在這方面成為一個好榜樣。」

灣仔區現已日益中產化,前身是武術館及跌打醫館的藍屋屹立其中,見證社區變遷的面貌。這幢戰前木樓現時地下分別有味道一流的Samsen泰麵麵店和香港故事館進駐。

酒店集團:BELMOND
地點:仰光、曼谷、龍坡邦

Belmond集團一直致力保育亞洲區內多座宏偉的殖民地建築及基建之外,還有火車。旗下傑作包括往來新加坡及曼谷的亞洲東方快車,1970年代的車廂經翻新後配上復古燈飾及布藝,保留古色古香的氣息。位於仰光的Belmond Governor’s Residence酒店前身是外交官官邸,是精巧的兩層柚木別墅,配上平頂草帽及薄紗蚊帳等洋溢殖民地色彩的裝飾。而位於老撾的La Résidence Phou Vao酒店則位於名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的龍坡邦,建築同樣以柚木為主,散發殖民時代建築風格。
belmond.com

社區:舊城區
地點:雅加達

雅加達舊城區當地人稱作Kota Tua,曾經是荷蘭殖民者的寨城,實際上就是荷屬東印度的首都。隨著有權有勢的大人物遷移到雅加達的外圍,舊城於18世紀末開始沒落。印尼政府於1972年將雅加

達舊城區定為歷史遺蹟後,有賴Konsorsium Kota Tua財團以及其他充裕的資金投資,這個地方再現舊日的繁榮和活力。

如今,該區最具代表性的荷蘭建築已變身為展覽空間、音樂廳及高檔週末市集。Van Steekelenburg表示:「這裡曾經是髒亂不堪的地方,但這個『令人無比振奮的』計劃卻令雅加達舊城『揚名立萬』。」

編輯精選

發現更多

Cathay Travell Book

關於

這個網站囊括了國泰航空及國泰港龍航空兩本機上雜誌《Discovery》與《絲路》的精采內容。下次當你再乘搭國泰航空或國泰港龍航空時,歡迎取閱機上的印刷本雜誌。
Silkroad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