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日本海女精彩動人的故事

日本海女為生計下海徒手深潛已經有2,000年歷史,Joe Minihane跟她們見面聊天

我穿上印著圖案的貼身裙,將白色上衫的鈕扣一直扣到喉頭,再將頭巾綁緊,一身潛水裝束就此準備妥當,可以隨時下水。這時海上颳起一陣強風,氣溫在冰點附近徘徊。

幸好我不用在這種天氣下水,而是跟幾位極能吃苦耐寒的女子暢談,了解她們的生活。她們是的矢灣相差町的海女,這個地方在距離大阪兩小時車程的伊勢志摩國立公園裡。不過在了解海女的歷史和品嚐她們下海搜羅回來的鮮美海產前,她們堅持要我換上海女平日潛水的裝束。要知道男人是不能做海女的,因此對我這個鬚眉漢子而言,這是不可多得的優待。當她們看見我這個老外依樣葫蘆地穿上她們的傳統服裝時,都興高采烈地評頭品足,笑不可仰。

海女在這片水域捕撈海產已經有2,000年歷史,八世紀的詩集《萬葉集》的詩篇中首次提及海女,而她們的畫像則在18世紀的浮世繪版畫內出現,畫中海女上身赤裸,她們在1900年代初才穿上白色棉質上衣。後來從1970年代開始,為了抵禦本州南部太平洋嚴寒刺骨的海水,她們再改穿保暖潛水衣。

Muscheltaucherin (Ama)
圖片:LOOK Bildagentur der Fotografen/Alamy/Argusphoto

海女的生活以木造的海女小屋為中心。小屋內靠牆的地方放著幾張長板凳,中央是生著火的爐灶。爐火除了可供她們取暖之外,海女們潛至10米深的海中捕來的鮑魚、螃蟹和海膽等美食,亦會以爐火來即席烹調。

有八位在這裡工作的海女以這海女小屋為基地,其中的靈魂人物是85歲高齡的野村禮子。八人中以她年紀最大,14歲開始投身工作,年屆八旬才不再潛水,她是家中第四代海女。海女是代代相傳的職業,外人無法隨便加入,但在大阪、京都和東京等大城市的吸引下,年輕一代都不願承傳家業。五年前,伊勢志摩一帶有近1,100名現役海女,現時只剩下800人。

各式海產在專業漁戶的大量捕撈下所餘無幾,你無法不為海女笈笈可危的生計而感到憂慮。然而當你坐在海女小屋內,慢慢呷瞂熱茶,炭火烤魚的香氣瀰漫一室,你不會感到有何異樣。或許是因為不斷有遊客前來,她們忙於招呼客人穿上海女服飾和為他們烹調海鮮,所以沒有將這事放在心上。但她們真的友善好客,態度閒適自在,樂於跟別人分享以往的經歷。

海女首領Matgue Okano語帶自豪地說:「我們的工作男人做不來的。他們沒有足夠的皮下脂肪,不能像女人般抵受寒冷。」所以男人的工作就是留守在船上,等候腰繫救生繩的海女拿瞂刀潛往海床,再浮上水面把漁獲放進漁船旁的浮水木桶內。

當新鮮的海產煮熟後,不用說是我有生以來吃過最美味的海鮮。海女們一面照看爐火,一面看著我狼吞虎嚥地將鮑魚、鮮蚌、生蠔和海參一掃而空。

Ama, female divers keep them warm by a bonfire and have lunch together after fishing
圖片:The Asahi Shimbun/Getty Images

海女是一門充滿禁忌的行業,每次下海之前,她們會先敲敲船邊或木桶,並誦唸一段短經文。在我大啖海鮮之際,Matgue告訴我這間海女小屋獨有的禁忌:「我們不會在每月第二和第四個星期二出海,7號和17號也一樣。」我問為何如此,她回答因為曾出過意外,事實上不少海女都曾遇過幾乎喪命的海底旅程,聊到這裡令我猛然醒覺,在水中閉氣超過一分鐘、徒手潛至海床,可以是生死攸關的大事,並非遊人旅途觀光的賞心樂事。

遊客到來亦有助文化保育,5月的G7峰會在伊勢志摩舉行,當地官員安排海女向與會貴客示範潛水工作,期望能把海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海女是伊勢志摩半島的象徵。當地人對地方文化和歷史固然感到自豪,對地位超然的伊勢神宮更是無比尊崇。伊勢神宮是日本最神聖的神道教神社,歷史可追溯至公元三世紀。從海岸駕車向內陸進發,不用多久便可抵達。神宮入口矗立瞂一座鳥居,四周遊人川流不息。我向鳥居鞠躬後便踏過宇治橋,走進一片古老的杉樹林,有些樹齡高達800歲以上。外宮和內宮是神宮的中心,每日吸引30,000名以上遊客前來參拜。神官帶領多位穿瞂和服的女士走進一般遊客止步的內殿祭壇,外面的人皆靜默肅穆地遙觀祭祀儀式。

The Sea-wife carrying off the jewel from the Dragon-King's Palace
圖片:V&A Images/Alamy/Argusphoto

導遊小姐Midori對我說:「這些女士花費了不少才能親身向神明奉上祭品,為的是祈求事業亨通。」

她深深地欠身鞠躬後,我跟隨她穿過過樹林。我們一邊前行,她一邊向我解釋神道教的式年遷宮傳統,眼前的殿宇每隔20年便要重新建造。她說:「剛才那些穿和服的女士和許多善信,為了維持這個聖域的重建保養,都曾捐資贊助。」

伊勢志摩的傳統並不止於伊勢神宮和海女。當晚我放棄了前往五光十色、人聲鼎沸的大阪,決定留在海濱小鎮鳥羽,在一家舊式旅館悠然地泡溫泉。一整天沉浸於當地文化後,我將全身浸泡在溫泉之中,看瞂片片雪花飄落。伊勢志摩反映出日本人對古老事物與傳統的虔敬是非常根深蒂固的。似乎離開城市愈遠,就愈令人了解古老的儀式。在寒風呼嘯之際,我在心裡向伊勢的神明致意,感謝祂們不用我一頭栽進冰凍的大海,反而讓我在鮮為人知的世外桃源享受露天風呂。

屏息時刻

徒手深潛的藝術與科學

日本海女並不孤單,由古至今,世界各地都有類似的人在海底謀生,例如古希臘的海綿潛水夫,還有馬來西亞及印尼的巴瑤族吉卜賽人。

近來,這種謀生方式逐漸演變成自由潛水這項運動,參與運動的人都清楚知道徒手深潛危機四伏。

全靠哺乳類動物潛水反射,他們才能徒手深潛。當人潛入冷水中,身體會啟動一系列自動調節機能:心跳率會跌至正常水平的30%;新陳代謝減慢,讓肺內的可用氧氣量增至最大。

人類下潛時,水壓令肺部受擠壓,而上升時肺部就會擴張,並消耗剩餘的氧氣。萬一含氧量太低,不夠氧氣進入血液循環,潛水員便會迅即失去知覺。

沒有人比奧地利潛水專家Herbert Nitsch更加清楚箇中奧妙。2012年6月,他在希臘聖托里尼對開海域深潛達253.2米,創下世界紀錄。不過他在迎接勝利的一刻幾乎樂極生悲,在返回水面後即患上減壓症,需馬上送往減壓艙,險些就令腦部嚴重受創。

另一位自由潛水冠軍Natalia Molchanova就沒有那麼幸運,2015年,她在餘暇期間到西班牙伊比薩島海域潛水時失蹤。她曾以簡而精的方式總結自己的潛水生涯:「自由潛水不僅是一項運動,更是認識自我的途徑。」這句話將長留人們的心底。

伊勢志摩深度遊

如想計劃前往日本的行程,可參考日本國家旅遊局的網站 www.jnto.go.jp

海之博物館,鳥羽

博物館坐落在風光如畫的海邊山丘上,共有六座建築,展示當地的捕漁歷史,當然少不了海女作業。

umihaku.com

海女小屋,相差町

這間舊式海女小屋位於鳥羽鎮,定期舉辦導遊團,訪客可在此試穿海女傳統服飾,並品嚐炭燒的新鮮海產。

amakoya.com

戶田家,鳥羽

酒店備有傳統榻榻米和式房間、私人溫泉浴池,廚師手製的壽司採用從Mikimoto珍珠島水域捕獲的新鮮海產。非常適合希望一嚐道地風味的旅客。

todaya.co.jp

編輯精選

發現更多

Cathay Travell Book

關於

這個網站囊括了國泰航空及國泰港龍航空兩本機上雜誌《Discovery》與《絲路》的精采內容。下次當你再乘搭國泰航空或國泰港龍航空時,歡迎取閱機上的印刷本雜誌。
Silkroad Book